你要每天逼自己更努力一点,才能更接近成功
高中时学做俯卧撑,室友每天都比前一天多一个,两个月后,已经能够一口气做50个了。现在他是兼职健身教练,在APP上给学员答疑指导,轻松月入2万。我每天固定30个,两个月后还只能做30个,体会不到胸肌变化的成就感,高考后觉得没趣就放弃了。
后来我才知道,力量训练的目的是让肌肉纤维因超负荷而拉断,在锻炼停止后肌肉开启修复模式,通过血液运输营养物质到断裂处,修复生长。由于生物记忆机能作用,如果某处肌肉经常性被拉断又修复,那么这里的肌纤维就会逐渐变粗。这就是肌肉就变粗变大的原因。
我每次都是浅尝辄止,练了10几分钟就觉得酸痛想放弃,这点负荷还不够肌肉蹭痒痒呢,何谈超负荷?所以梦想中的八块腹肌仍然在腰间抱团取暖,一点也不奇怪。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没有机会和目标,而是没有跟现实死磕到底的决心!
要改变,请远离舒适区
大多数人之所以进入职场3-5年,感觉进入职业天花板,原因在于手头业务熟悉了,工作流程熟悉了,对接人员熟悉了,感觉每天工作就是例行公事,今天是昨天的重复,一切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他们在这种熟悉的节奏里轻松自在,好不惬意。是远离竞争,闭门造车让他们逐渐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而我们可以反观工作不久升职加薪,跳到外企这些逆袭的人,同样是毕业3-5年,可是他们从不满足于眼前工作:自己的活干别人的活也帮着干,领导开会他们熬夜修改ppt,业余时间自己提前报班练口语,为了公司公众号运营,自己买书、上课、写文章…
很火的某“软文公众号”作者曾在文章中说,没有在出租车上、病床上、酒店大堂、机场候机厅写过文章的公号狗,都不配谈什么粉丝量。自媒体人接六位数广告仍然能心安理得。因为:
他们从未停止努力的脚步,从未放弃该有的坚持,从未忘记自己的目标,从未冷落自己的梦想!
没有目的地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上路
马云原本是体制内人事。早年创立阿里巴巴还在Ebay身后好几个街区时,吴晓波采访时问他,你打算以什么方式盈利?他说怎么盈利还没想好,现在就是想把这个连接买卖双方的互联网平台做起来,将来聚集的人多了,肯定能赚到钱。
为什么马云甚至连商业企划书都没有,却能够最终创业成功?他知道有想法不去做,永远是空想。在大多数人纠结于哪种商业模式最合理时,马云已经上路,排除掉了所有不合理的模式。
但凡成功之人,大多是不问收获,低头耕耘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必有回报。对于想利用业余时间做点什么的人,与其在选择摄影或写作等爱好花费时间,不如先确定下来一项,做好准备工作后,给自己设定半年期限:除了工作时间,晚上和周末都只做这一件事情。这样要比“平均用力”效果好的多,也来得更快。
放大镜正是把所有光芒聚集到一个点上,才能释放出最焦灼的温度,最耀眼的力量。
所谓天花板,都是自己吓唬自己
有一个注明的实验,说跳蚤能够跳跃到相当于自己身高130倍的高度,如果人也能拥有和跳蚤一样的弹跳能力,能够轻松跳到443米的纽约帝国大厦楼顶。去年BBC Earth频道重做了这个实验,可结果证明,跳蚤虽然只能跳到帝国大厦90%的高度,也就是398.7米。
但是,如果你把跳蚤放到玻璃罩内,他在反复跃起“碰壁”之后会向“天花板妥协”。即使在挪开玻璃罩之后,其弹跳高度也只停留在1m左右,完美地向人类展示了什么叫做“自我设限”。
可实际上呢,我们跑步只能跑半马,哪些跑全马的真的都是为跑步而生的么?每天背20个单词觉得炼狱一般,难道外交部的美女翻译们,仅仅是靠颜值走红的?
你不能成功,不是因为你听信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反复尝试之后得出的理性结论。而是你的母亲告诉你不行,你的同事说放弃吧,你的闺蜜说这么拼干嘛,到头来女人不还是要找个男人嫁了?于是你听信了,你不再继续努力,不再跟生活抗争,你向命运低下了头。最后,你成为了日子稳妥安静的普通人。
李安为实现导演梦在美国拼搏6年无果,在想要放弃导演,改行学计算机时,妻子对他说: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