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开始疯狂地读课文书,恰恰是学习任务比较重的高中。
高一的时候,由一些外因导致我比别的同学入学晚几个星期。所以刚去那阵学习比较吃力,由其数学课,根本听不懂。再加上数学老师浓重的口音,简直是最好的催眠曲。
于是在数学课上看课外书就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起初看的还都是《意林》《萌芽》《读者》一类的杂志。说起《意林》,还有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我自已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坚持买每《意林》,读完后就借给别人了。时间久了,我就连借哪一本给谁都不记得了。以至于某一天我向别人借书时,别人竟然给我的是我自己的书。但他跟本不知道那是我的书,因为我在自己的书上一般写自己设计的签名,没几个人认识。
当时在学校南墙角外有一个书店,其实它那儿卖书较少,大多是租书,一天三毛,押金十块。我就是从这个书店正儿八经的开始人生第一次租书体验。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看韩寒的书,也同样是从那时候起才知道,不学好数理化照样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用一支笔也可以写出一片天地。读了韩寒的书有《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一座城池》《长安乱》《199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及《独唱团》等。
在我以为韩寒只是个数学差,语文好,所以能有所能力做想做的事只是个个例时,三毛的文出现在了我生活中。
起初是《送你一匹马》《奔撒哈拉赴》《万水千山走过》《梦里花落知多少》等,后来又是《滚滚红尘》。
总之三毛的书是没少看,很喜欢她的书。
那也阶段也没少看张小娴和张爱玲的书,像什么《面包树上的女人》《倾城之恋》《半生缘》等。
除了这些,高中也读了许多网络小说。
当时特别喜欢鬼吹灯系例,但是买书有点贵。学校是军事化管理,不能带手机。所以利用有限的放假时间去书店看书成了唯一的选择。
那家书店当时布置的还是很用心的,有鱼缸,有花卉。最贴心的是落地窗前有一排藤椅及茶几,当然是不允许喝茶的,因为书店里没有卫生间。所以在去书店之前我们都不怎么喝水,我们都是打算一去就看一下午的。
当然,如若去的晚了是抢不到藤椅的,这时候只能坐小马扎或者干脆习地而坐。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读完的《鬼吹灯》与《藏地密码》系列。
月光水岸本来是首挺好听的曲子,书店员工十分喜欢,每天必放,单曲循环一下午。当《鬼吹灯》的剧情进行到比较恐怖的时候,月光水岸准时响起,让我不禁感觉后颈发凉。也正因此,让我对月光水岸有种独特的情感。
上高中时也买了许多课外书,只是自己没留下多少。在学校下午六点至七点有用餐时间,我做为走读生也在学校食堂吃所以每天有十元火食费。但是我从未在学校食堂吃过饭,我只是从小卖部买瓶矿泉水和干脆面应付一下胃就好了。这样我每天能省下七八元,一周就是四五十元,这些钱全被我用来买书了,当然这些我父母并不知情。所以买的书籍我也不能往家里拿。它们就像是我的私生子,没办法带去见父母。
(未完待续)
(无戒日更挑战营第二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