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千字文13
习惯每天都会听“得到”的知识新闻,《美国教育比中国好在那里》这一段音频我反复听了好几天。
这段音频讲的是一名全国特级教师魏勇,在亲身体验了美国课堂之后,发表文章说,这次本想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国教育,没想到挑出了自己的大毛病。这个毛病就是:课堂知识容量小而且不落实,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老师讲得高兴,学生学得开心,仅此而已。后来他跟美国老师交流,问为什么不用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呢?美国老师的回复是,他们觉得学生动手参与和学习兴趣更重要。几天观摩下来后,魏勇发现,美国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确实是不遗余力,不惜牺牲了难度和落实程度。但在这些课堂上,学生积极性确实很高,没有打瞌睡、玩手机的学生。魏勇认为,之所以教室和课堂成了学生喜欢的地方,并不在于教师的水平更高,做了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恰恰在于教师没有去做刻意落实知识这件事。
美国的教育把能力和兴趣最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观我们国内高中的教学,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达成来说,排在最前面的是知识目标,其次是能力目标,最后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我们关注的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学到什么知识,能够解出什么样的题目。至于兴趣,抱歉,不在教学目标关注之列。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那么,不睡觉,不玩手机,不找别人说话干什么呢?
魏勇意识到,美国教育特别注重调动学习兴趣,是希望让学习具有持续性,学生能够成为终生学习者。从美式课堂走出来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如我们,但他们不会考完后撕书、烧书;我们的学生看起来很优秀,考试也出色,但考完后恨不得从此告别学习,基本不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这就麻烦了,你停下来不动了,而人家却持续的向前进,当然,你就很容易被别人超过去了。
国内高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考试服务的,考试的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对于要考试,要看分数的科目,和不算成绩但是要考试的科目,学生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很简单,老师和家长都用成绩来衡量孩子,那么对于不算成绩的科目,他们自然不会花功夫和用心。
在我们学校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就是这样,因为理科生的政治不算成绩,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在睡觉。考试结束,有孩子像是宣告也像是挑衅似的说,我政治大题一个字都没写!说这个话的孩子,恰恰是理科班的一个政治课代表。反正不算成绩,反正考成什么样都不会有影响,所以随便写写好了。与理科的政治一样尴尬的是文科的生物。同样不算考试成绩,所以干脆有学生在答卷上写段子。
但是,这些科目不算学生的成绩,却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老师的教学业绩。于是,尽管学生完全不在乎,不会好好听课,不会认真对待考试,老师还是要声嘶力竭地给学生讲课,押着学生背书,出力不讨好。学生信手胡写甚至都不肯写的卷子,老师要一一批改,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试卷讲评。一方面,学生不胜其烦,另一方面,老师完全没有成就感。等到学考和高考结束了,终于不用再学这些科目了,学生可以放心大胆地撕书烧书以表达不满和欢庆“解放”。
那么,是什么妨碍了中国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呢?魏勇认为,除了高考让学习变得功利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推崇踏实的传统文化,放在教育背景下,就变成了鼓励落实、对落实的无条件肯定。在课堂上,就是教师要控制学习结果,保证知识和技能被大多数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代价就是伤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之前,如果你被要求看完电影后回答这些问题:找出多少处用了特技、结构有什么特色、让你发笑的地方有几处等等,你对这部精彩的电影还有兴趣吗?
魏勇说,落实的意义在于短期之内看见学习的效果,而美国教育不着眼于一时之得失。中国教育的困境,主要是我们太贪婪,什么都想要:我们既要基础扎实,又要培养创新力;既要教育均衡、又要培养杰出人才;既要限制补课,又要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老师。我们始终没有敢于放弃的勇气,更没有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清楚,从而,缺少一个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我们的教学,甚至学校教育更关注眼前的成果,比如优秀率,比如升学率,比如重点本科上线率。自上而下地,都带有太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而眼前的功利和目的冲淡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与“唤醒”,而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是让学生获得对学习的憎恶。
我认为,理想的教育是让人获得学习的能力和发现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受教育者在离开学校教育以后仍旧能够进行自发自主的学习,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成为终身学习者。在这一方面,美国的教育的确比中国做得好。
#6937—cici—星酉林夕#橙子学院码字岛第1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