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了。凭良心话,这本书这个电影,真的还仍然有反犹太人的倾向。虽然是英美合拍的电影。
电影的开头第一句就说明了整个电影的题旨。大概是说,人的成长是来自于声音。触觉。味觉。等等。最初的感官构成最初的身体,成长的背景。人包括语言在内的处身的不可了解的背景,是决定的。那么问,人应该成长为什么样子?一定的意义上人是可以知道应该成为什么样子,但却不知道怎么样去自我决定。也正由于此,整个电影大概也最多表达了,认识一个存在的背景和发扬人的光明面,构造一个美好的没有的生活状态。是这样吗?
每一个角色都谈不上有多么的鲜活,但是却有人自身的局限和想法和生活逻辑。小男孩很冤,他父亲的那个士兵也很冤。仅仅因为士兵的父亲到了瑞士,没有孜孜不倦为纳粹帝国效力,就也要亲自上战场,填补父亲的位置,那苏德战场之惨烈,看录像和有些电影就完全能够想象到了,大片大片的钢铁烈火从天而降,缩小一点看大概就像点着了酒精的棉球烫蚂蚁的惨烈,几万几万的被炮火轰的干干净净,尸骨无存,这个士兵肯定是死在战场上了。他本来也不想去,一开始拼命表达对纳粹帝国的忠诚,还有对犹太人的仇恨,也无济于事。可是这个倒霉士兵的铁杆纳粹长官自己,却有一个本来就不拥护纳粹,死了也不愿意被政治利用的奶奶,真是讽刺。
电影中的有些内容看起来,真的还是有点宣传纳粹的嫌疑啊。或者在导演看来不算什么,因为本来也就是直接表达那时候人的普遍心态,基本上保证了一种事实性,但是没有一个反思性在那里。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阿伦特的那种平庸的恶了。[尴尬][尴尬]
德国小男孩跟着犹太小男孩一起去寻找父亲。他们相逢的时候镜头开始抖动。渐渐的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音乐相伴随,到最后一个镜头是犹太人脱下来的大片大片的睡衣。镜头不动了。安静。穆穆昭昭。到哪里去寻找父亲,父亲到底在哪里?按照电影的影像逻辑看,像是犹太男孩害了德国男孩。如此理解,才能跟开篇的第一句话对上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