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尘,随风相忆。风尘相聚,行路漫漫。血泪相和,沧桑相随,征人路迹,可堪回首?
一前记
由太原来家已过五日余,我才慵懒的整理起行程的思绪。
打开小餐桌后的书柜,一股从柜门上飞下的尘扑向了我。仿若又回到了那个风尘仆仆的时刻,没有绿荫,没有水,空有一身疲倦。睁眼看到的是杂乱无章的书和错乱褶皱的纸张,和旅途中那些错乱而又倔强的碎石和枯草一样。当我伸手拿起一叠写大字用的麻纸时,一本泛黄又有些霉斑的书滚到我的脚尖,我瞅了瞅这本可怜的书想顺脚把它踢到一边去,怜惜字纸的心颤动起来便有弯腰捡了起来,是《孙子兵法》。书页翻动起来时散发着时浓时淡的霉味,一本经典变成了这个模样,不知是它倒霉还是算我悲哀。
抬头,看着那些曾一叠叠排列整齐的,陪我走过青春的书却变得灰头土脸。便想起了默默沉寂在此间的文豪,可惜他们是不能言语的。诗仙寂寞,与月对酌。留下的只是一片“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孤影。诗圣忧愁,哀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柳子厚忠言直谏触犯天颜流落江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韩文公举力诤谏唐主迎佛骨,落得一纸降表出关中,自哀“肯将衰朽惜残年。”王荆公一心致力变法强国,怎奈时运不济,自伤“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东坡居士最释怀,谪居不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现而今这些文人雅士搁浅在21世纪的光阴中,昔日,易安居士承载忧愁的小舟是否早已在烟海中沉寂?鲁迅先生在黑夜里的呐喊还能令人彷徨?只可惜这些早已蒙尘。
又一眼,瞥见了被挤在角落里披着红色花格子外衣的《最美诗歌》。曾是他教会了我真,善,美。但而今,他的面容已不如曾经,他的情志还会同过去一般坚定?他旁边是他的好友《最美散文》,一个谦谦君子,而今也被世尘遮掩了。为什莫?为什么?这是谁的过错?
无心再去理会这些无言的圣人,只能关了柜门,漠然的在炉火前祈祷,愿心灵宽恕。
尘,能以微小之态铺卷盛世大势。
~后记
2012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