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幸福 P165-187
这一章,关于幸福的能力。因为觉得实用,所以可能会写得啰嗦。
一
现代社会,不幸福的人太多了,更是看过一句话,叫做“幸福太奢侈,快乐就好。”真的是幸福太奢侈吗?还是我们缺少幸福的能力?
你或许会嘲笑,幸福的能力?只要生活如我所愿,我自然就幸福了,还需要“幸福的能力”?
当然啊,我们太多人的不幸福,其实正是缺少“幸福的能力”。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里,身在其中的社会人,忙于工作、忙于挣钱、忙于“成功”,却忘了人生的初衷。渐渐,如一台运转不止的机器,辛苦、麻木,周而复始地消耗着生命有限的时间,很难体会到欢愉,更是无从体验幸福。
然后我们又把这种模式,有意无意传承给我们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已经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你的孩子一事无成是因为你给了TA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更是甚嚣尘上。很多父母并没有方向或方法,只是在各种论调的轰炸之下东奔西突带着孩子去尝试,一些孩子渐渐学会了紧张学会了只争朝夕却失去了欣赏风景探索自然的兴趣与能力,另一些孩子开始反叛,在家长最恐慌的电子游戏或离经叛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自己不幸福,又以爱的名义,继续打造不幸福的孩子。
而事实上,一个不懂享受生活的人,不个完全丧失童趣的人,无论TA取得怎样的成就,也很难获得“幸福感”。钱钟书老先生算得上“成就斐然”,看看他的“童心”。
《围城》大热,很多人不远万里从各地甚至国外慕名来拜访钱钟书,而他却常常闭门谢客,避之不及。有位英国女士打电话说非常喜欢他写的文章,想到家中拜见作者。他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斯托夫人的一段话,不能更同意:
只会一个劲儿埋头工作的人不仅得不到快乐,就连工作也干不好。而懂得如何从生活中寻求快乐的人,往往会把工作干得更好,而且还能在工作中体会到幸福。
她列举了她女儿五岁时为一道数学题不能解出而焦躁伤心,她让女儿先去干点其它的事,她的女儿在弹琴、散步之后回来重新做题,很快解出。
记得自己五年级时曾遇到类似的情况。
我们那会小学是五年制,成绩中下的我,被班主任的轻视刺激到了,居然自此开启认真学习模式。一点一点努力从中下往前挤。第二学期时某晚,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父亲一向不教我解题,而是先为我读题,然后引导我寻找解题思路,可那一次,我就是找不到思路。以脾气急躁著称的父亲没有发脾气,只是让我先睡觉,早上起床后再试试。
第二天起床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写那道数学题,顺利解出。父亲问我怎么想出来的,我告诉他,是梦里做出来。是不是真的梦里解出来的?不知道,但是,那个从“苦苦思索”中抽离出来的动作,在其中一定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
失望或失败,是人生必修课。可我们当今的孩子,具备接受失望或失败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吗?
我们的父母辈,其实是极少对孩子表达“爱”“赞扬”的一代人,我们自己成长到做父母的年纪,却遇上铺天盖地的“赏识教育”理念。于是一股脑的“鼓励和表扬”。“你真棒!”“宝宝真聪明/漂亮!”“宝宝是最能干的!”……
很少有实质性的称赞,却不经意间把孩子捧到一个至高点,摇摇欲坠。为什么摇摇欲坠?孩子此时像玻璃瓶一样身居高架,一碰就倒,一倒就碎。于是孩子的心里都是“我多厉害”、“我不能失败”。一旦受到一点挫折,一点不如意不顺心,甚至是老师的一句批评同学一句可能善意的玩笑,都无法接受,甚至无法承受。
而作为父母及父母的双亲手心里的宝,众星捧月地宠着照顾着有需必应着。我们总是说“TA还是个孩子”,总是担心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够,总是以爱的名义回避着“这个孩子将来有一天是要独自面对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任何理由惯着TA”这一个事实。
“我应该被照顾”、“我不能被拒绝”、“你应该帮我做……”成了这些孩子的标配心理。于是“白眼狼”频现。真的是孩子的错吗?难道不是做父母的在赞扬孩子的同时,又同时在尽力低估孩子?事实上,孩子的承受能力、学习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你为什么不相信孩子?
这些年屡屡见诸网络的“白眼狼”型娃儿可不在少数,更极端的是中学甚至小学自杀的孩子屡屡出现,仔细想想,不都是家长的“爱”剥夺了他们学习接受失望接受失败能力的机会?家长的“爱”让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独立?
有的家长说,我对孩子管教很严格,该表扬时表扬,该批评教育时绝不心慈手软。可是,你的“管教”真的正确吗?孩子一旦犯错,就展开唐僧的碎碎念模式,或者棍棒模式?孩子真的听进你口干舌燥讲的道理了?孩子真的在你的武力下懂事了?
古人有云“失败及成功之母”,其实这一句古语转换为当下教育理念,则是“从错误中学习”,是的,把每一次犯错都当作学习的机会。你一次又一次的呵斥,可能会让孩子一点一点失去敢作敢为的志气,变得畏手畏脚,再不敢去尝试任何新的事物。也可能会让孩子心生逆反,与父母处处反抗。
所以面对孩子犯错,那是比“赞扬和鼓励”更需要修的一门课程。父母有“把犯错当作学习良机”的心态,以平和的态度处理得当,才会让孩子真正汲取教训,不惧怕错误,成年之后,也自然会乐观,不畏惧,不盲目。
三
关于自信。这是一个似乎大而化之的话题。很多孩子似乎都是自信的,骄傲而信心满满,锋芒毕露。可很奇怪,有时候你会发现,越是这样的孩子,其实越是不自信,他们在用虚张声势的狂妄、不屑,掩藏自卑。
孩子为什么自卑?最重要的,恐怕是源自父母的影响吧?原生家庭当然不应该为一个孩子成年后所有的问题背锅,但自卑一定很大程度来自父母家人的影响。最可悲的是,这种影响,不一定都是责骂打压,还有一种你以为的“鼓励”可能也是凶手。
孩子遭遇失败或者其它挫折时,本已沮丧,此时如果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对之一通羞辱责骂,孩子的头就更低了,也越发认定自己的无能了;如果此时是大度的父母,各种方式安慰孩子,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的,你只是一时失误而已……”孩子会怎样?会自信起来吗?一样不会,一样会渐渐消沉下去。因为“安慰”代表着同情,同情,一般都是给弱者给失败者的。孩子能清楚地分辨这种感情。
应该如何呢?回到上一章中,与孩子的相处,有一条重要又艰难的原则,互相尊重。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来对待。指出TA失误或者错误所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过度安慰,相信孩子 强大的勇气和能力去克服困难,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关注,一定的援手和支持,而不是父母的怜悯和代劳。
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鸡汤文,叫“你不勇敢,没有人能代替你坚强。”无疑是极正确的话,可为什么在成年人之间能如此流行?想来大约是这些成年人,在孩童时代被照顾保护得太好了吧?
父母是极不容易的角色,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角色与保姆的角色混淆。一位尽职的保姆会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而称职的父母则还需要照顾好孩子的心灵成长、性格培育。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陪伴他们,否则你又如何能发现孩子需要什么?
可惜现代人的问题是,许多父母愿意耗时费力与陌生人应酬,以期在事业上有所收获,对孩子需求的应对却往往排到最不重要的位置,不愿意多费功夫。
四
孩子哭闹,动了父母的哪根神经?
本文并没有给出鲜活的例子,来解决这一千古难题。只是提出了理论性的观点,深以为然。
首先,教育孩子,不表示强制性的语言指令:“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请你,走点心,换个方式,比如身教;比如,故事教;比如,孩子在公开场合哭闹时,把TA暂时带离现场;比如,我还没有想到,如果想到,我就不头疼了。但我以想到的是,是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包括开心,大笑,自然也包括悲伤,哭闹。只不过成年人可能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孩子,还不大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孩子的哭闹,特别是公开场合下的哭闹,父母的哪根神经被动了?“面子!”当然,这不只是中国父母才有的大问题,老外也有。有多少父母在此时能首先想到孩子怎么了?有什么需求?绝大多数父母会第一时间觉得“这熊孩子又在胡闹!太没面子了!”于是,命令孩子“立刻!马上!停止!”
你以为你遛的是智能娃娃?按下某个按键就会say hello,再按某个键就会stop?你真的想要一个无需关注TA内心只机械听命于你的“懂事”孩子吗?
我认识一个自幼听话的娃,撒谎不对,所以绝不撒谎,成年后天真到让朋友绝望;路上吃零食不对,所以手中拿着热腾腾的食物也要等回到家去吃冰凉的;人多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所以后来在人前干脆不能开口说话了,一开口,声音蚊子一样低,又是各种被教育……她长大之后,不主动,不争取,总努力把自己藏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因为,怕出丑。
自卑,已经成一条精钢铸就的链子,把她捆得牢牢的。
最后的最后,作者在文中写道:
也许世界上的所有父母都曾满怀希望地为孩子制定过最好的计划,但在努力实施的同时,却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