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核心素养,也多次提到大概念。那到底什么是大概念?《大概念教学》这本书对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和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第一章第一小节就指出素养的精髓是真实性。我们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大多是惰性知识。惰性知识很难迁移。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所体现的,似乎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在生活中或者说具体的情境中难以解决问题。我想这一点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遇到的问题是灵活的,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运用学到的知识,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
本书指出那是因为我们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惰性的,现在我们强调要落实核心素养,指向真实性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了写作,但是在生活中遇到写一篇新闻稿或者说一份协议,我们会觉得很困难。
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惰性知识只是专家结论,而专家为什么能在他的领域里灵活地解决问题,是因为他拥有专家思维。于是老师的任务就发生了变化,我们要转变教授专家结论的方向转向培养专家思维。
我们想像专家一样思考,就需要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区别在于是否实现高通路迁移。高通路迁移的机制是具体抽象再到具体。高通路迁移就是当新任务与原任务不相似时,我们也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深度学习,以理解促成高通路迁移。理解的关键是建立大概念,大概念至此被引出。
大概念可以被界定为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
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培养考试机器,培养知识的容纳器的教育现状,转向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具有核心素养即意味着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具有生活价值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概念。
于是大概念在2014年核心素养被提出以后,热度不减。
大概念的大指的是反映专家思维,具有生活价值。大概念的概念不限于概念,它有三种表现形式概念、观念和论题。
具体与抽象的协同思维生成大概念,具体和抽象抽象之间的互动生成大概念。也就是说大概念是连接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大概念,就能将科学概念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
那大概念教学重要性就凸显了。
大概念教学就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它指向于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
接下来这本书就要讨论如何确定大概念?如何评估大概念是否为学生所掌握?最后再设计教学过程。以终为始,逆向设计。
大概念教学当以现实世界为基点,联系真实生活来思考教学。
关键词:专家思维,核心素养,生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