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大概是我们祝福别人经常用的一句话,有时就连自己也会许个“心想事成”的愿望。记得大学时,同学向我推荐一本书,名字叫《秘密》,他偷偷的告诉我,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最重要力量就是“心想事成”,我当时心想,这个二货,竟然相信这种书。但依然带着好奇心翻看了几页,结果就是,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掩盖鄙视和不屑的表情,我现在都能感受到那一刻的自己———无知无畏啊。
很多年过去了,当我再一次在工作的晨会上听到领导提起这本书时,也许是对于权威的认可,亦或是理解能力的提升,我开始带着探索的心态面对“心想事成”这件事,慢慢地我开始带着疑惑接受这个观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这个理论的大概意思就是: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想”仅仅是意识层面我们能感知到的一个想法,并不是达成目标的核心因素。真正的核心因素应该是潜意识层面的驱动力,影响我们去“想”,然后去“做”,最终去“达成”或“趋近”。因此“心想事成”中的“心想”并不是意识层面的想法和理想,而是潜意识层面,我们无法感知的核心驱动力,且极具力量。有时候,我们能意识到,我们是如何清晰地去塑造我们人生的,但其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潜意识塑造着我们的人生。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都很容易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说,这是“我”做的选择;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不能够很清晰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不是“我”做的选择,是命运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动的结果。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心想事成”好像是真的,你可能会想:我常常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例如,完成一次梦寐以求的旅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另一半、过上自己过上喜欢的生活亦或是创业成功等等。但当你认同这个理论时,一切后来的证明过程就会变得有失偏颇,透过潜意识对自己发送的期待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灵验。“心想事成”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来自心底的助推力量,但却不是通向目标的唯一密码。也许我们有10件想达成的愿望,结果仅仅达成了其中的3件事情,但出于对“心想事成”理论的相信,让我们仅仅关注到其中3件达成的事项,并且选择性的忽略了另外7件事情,佛学经常提到“苦”是因为欲望未达成而带来的烦恼,欲望就是我们的所思所想,甚至很多是执念,但很多依然很难达成。
一般来说,人们感受现实时,会把自己给予现实的意义作为标准,因此感受到也许仅仅是自己给予现实的意义或自己对现实的感悟,并不一定是现实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感受到的意义并不全面,甚至并不正确。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本身,我们是从这些事物上看到了自己。罗素曾说过:“永远不要被那些你愿意相信的或是你认为对的观念所诱惑,只是纯粹的去审视事实是什么!”
认知失调和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这个概念学术界早就有了,确认偏误的意思是说,我们平时观察世界,并不像科学家一样以事实为根据、根据事实产生观点 —— 我们是像律师一样,先有观点,再用新的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如果我相信哪个国家是中国的敌人,那不管这个国家干什么事儿,我就都可能认为它是不怀好意。甚至哪怕一个新闻是这个国家对中国友好的举动,我也能把它解读成验证了我的观点。
“认知失调”,有些概念你只能认识一次 —— 一旦认识了这个概念,你就不是你了:你观察世界的眼光会有一个改变。“认知失调”就是这样的概念。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个教派,相信某月某日是世界末日,说信这个教的人到时候会被外星人派飞碟接走,而所有不信的人都得跟地球一起毁灭。结果真到了那一天,飞碟没来,地球上啥事儿都没发生。教徒面对这个情况,理性的反应,应该是检讨自己是不是信错了。可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自我都是聪明睿智的,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怎么会信错了教、还信得如此投入呢?所以教徒们就不能承认自己信错了教,他们给自己找了个解释:并不是我们的信仰不对,而恰恰是我们的信仰感动了外星人,所以世界末日被推迟了!
这个症状,就是认知失调。所谓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发现你的行为和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的时候,你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乍听起来你可能觉得认知失调是个罕见的现象,谁整天产生幻觉啊?其实不然。认知失调非常非常常见,我们整天都在产生幻觉。
这也就说明,为什么我们会经常产生“心想事成”的幻觉,当然,皮格马利翁效应依然有其积极意义,因为积极期待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一件事,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另外,这个“心想事成”的主人公很重要,每一个创业的人也许都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但是成功者毕竟寥寥。
你期待什么就会去做什么,你做什么就会有机会实现期待,但并不一定达成期待,这中间有很长的距离和错综复杂是我们难以跨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