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角能量石,到三感模型,再到故事线、关卡线、任务线,终于来到了最后一步——体验线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设计过无数的教学设计,但学生在我们的课上真的会有好的体验吗?他们会产生心流吗?八角能量石能帮我们检测八大核心驱动力,那我能不能用这节课的内容来自测一下自己上过的课体验感如何呢?以下是一点尝试。
基于静态体验的学习模块设计
营火:一对多 单向传授
课前微课学习
课中教师讲授
课程线上游戏
点评上台展示
水源:多对多 对话交流
互听互评录音作业
小组设计出行方案
团队展示
洞穴:面对自我 自己思考
自行描述交通状况
思考绿色出行建议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分层任务
山顶:人对任务 亲身实践
制作绿色出行英文宣传片
基于不同关系的社交网络构建
单人独舞(一对一师生关系):教师单独点评学生展示和线上作业
双人齐舞(一对一结对交流):学生之间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多人共舞(多对多小组讨论):小组内互相交流,共同设计绿色出行方案
多人共舞(多对多 群体行为):与动漫创客空间合作,共同制作绿色宣传片
基于角色扮演的多重互动设计
角色一:学霸进阶
针对参与者,提供结果产出、实践机会
角色二:社交达人
针对融入者,提供分组、合作等必备社交机制
角色三:设计大师
针对拥有者,用创意任务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