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人活于世,总让人不免要陷入一种对价值的思考当中。我们活着的意义在哪儿?人生的价值如何能够体现?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算不上白白走这么一遭?如果我们出生卑微,生活穷苦,怎样才能够在万般受限的境遇之中,追求自己的理想,为人世增添一抹光彩?也许我们会觉得,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富足了,不给社会添乱了,就是一种人世的安好。那么,如果出生在动荡年代,又能何去何从?
十九世纪的一位中国人,他就告诉我们,生而为人,贫苦落寞,也能够凭借着一己之力,达到为世人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目标。如同顾炎武先生所讲的,人生的富贵,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欢喜,只有荣耀名气能够像金石一样,长久,至永久。
生来实为人,仅以当猪仔
丁龙,一个千家万户都可能取上的平平无奇的名字,让世人知晓了,平凡名字、平凡生平,也能造就流传百年的人生。
出生于1857年的丁龙,广东人士,成长在一个世代都是文盲的家庭中。他大字不识一个,生活的地区落后,家庭更是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于是,在丁龙18岁的时候,就被贩卖到了美国,走上了海外谋生的道路。“广东猪仔”,因而成了他的称号,更甚于“丁龙”这个本名。
在那个年代,山河飘摇,内忧外患,人世动荡,也许保全自我才是求得生存的唯一方式。丁龙前往美国,对于他的家庭来讲,是一种解脱,物质负担的减轻;对于他自身来讲,这就是一种机遇。而一开始,还谈不上,只能称之为,另一种逃离。
忠诚当劳力,无怨赢信任
国内动荡,民不聊生,去到了海外,实则同样是另一种不堪的境地。晚清时期,国力衰败,国人频频遭欺。现在的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当时出了国门的中国人,会遭遇怎样的待遇,自然苦不堪言。
丁龙刚踏上美国国土的最初阶段,当了一名铁路工人。在苦力与心力交叠受难的时候,年仅18岁的他阴差阳错走上了另一条谋生之路,成了一名富人——卡本蒂埃的帮佣。从铁路工人到帮佣,成为仆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往高处走的转变。足够幸运,也为之后的丁龙的一生开了个好头。
卡本蒂埃,皮匠之子,自幼勤奋好学,毕业于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之后前往加利福尼亚州闯荡,创办企业,雇佣劳工,成为一代将军,名声远扬。丁龙就是在卡本蒂埃的企业发展壮大之时,成为他底下的一名劳工。见着一个个来自异国的劳工,卡本蒂埃也渐渐意识到,在遥远的东方,他们国土孕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优良品质,确实值得钦佩。
卡本蒂埃将军,受过高等教育,而脾气丝毫不曾温和,常常对自己底下的劳工严声呵斥,以致不少华工逃离,去到了其他地方谋生。在这个时候,丁龙凭借着自身的忠诚度,让卡本蒂埃看到,这位中国文盲内在有着远超于自己的淳朴正直,能够在遭到自己质疑和驱赶的时候,说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样的古训。也就对其赞叹有加,并加倍重用。
请辞只一愿,捐款传文化
在卡本蒂埃底下干了一辈子的丁龙,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几十年的时间,他也积攒了不少金钱。
到退休之时,卡本蒂埃询问丁龙往后的打算。原本以为,丁龙会凭借着积攒的财富,好好安享晚年。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想法远不是这位富裕有名的将军所能够想象的。他希望,在美国有名的大学里,创立一个汉学系,以中国文学为根基的汉学系。
因为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丁龙自幼就受着不堪的待遇。几十年之后,当自己终于有了一些积蓄,能够尽自己所能时,他不是选择让自己过上富裕奢华的生活,而是选择成就他人,传播中国文化。
理想是美好多彩的,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单单从资金方面,以丁龙一辈子的积蓄,称得上成为富豪的积蓄,还远远未能达到创立一个学系的资金标准,何况是美国的名牌大学、且从未创立过的“汉学系”。
这时候,卡本蒂埃就成了丁龙这一理想实现的助力基石。卡本蒂埃先是给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捐赠十万美金,并致信给母校,“五十多年来,我是从喝威士忌和抽烟草的帐单里一点点省出钱来的。这笔钱随信附上。我以诚悦之心献给您,望您能筹建一座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和法律的学系,并请您以‘丁龙汉学讲座教授’为之命名。此外,保持我今后追加赠款的权力。”同时,丁龙也附上自己的全部积蓄,外加一张纸条,说明积蓄数量,全款捐献作为学系创立的资金,并署名“丁龙,一个中国人”。
在卡本蒂埃的不断给予资金支持之下,终于,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汉学系,称为“东亚系”,并设立“丁龙汉学讲座”。
后来,这个学系,成了民国时期不少中国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文人学者,一一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精神流后世,百年寻此人
一百多年之后的2007年,哥伦比亚大学发起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找的,正是“丁龙”。现在,十几年过去,也许大部分中国人都忘记丁龙,或者压根不曾知晓,还有他的存在。
丁龙,目不识丁,身份卑微。如果没有捐赠一事,或许他的生命就像蜉蝣一样,渺小到不值一提、不值得记录。而愿意为了国人能够在国外享有尊严,做了这件让几乎所有美国人都为之惊叹的事情,令人崇拜不已。想想当年的他,资金不足,可以说在这其中的实际贡献远不及卡本蒂埃,不过其精神、理念,足以让百年后的世人,沿着踪迹,追寻他这一被赋予中国文化的灵魂。
我们总渴望诗和远方,也许这就足以成为中华诗篇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