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裳茶》青岛故事026:台东镇建立之后的第一个年

展现青岛百年城史

展现山东悠久的历史文化

展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大裳茶》故事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老青岛、老东镇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讲述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前,一户青岛村居民在德国入侵后被迫迁居台东镇创业的艰难历程。以主人公丁国毓坎坷的一生为线索,从德国占领胶州湾开始、经日德之战、五四运动、青岛回归、抗战爆发,到日本投降结束,全景式地展现了青岛的城市发展轨迹。国毓破茧化蝶的成长、娣娘缓缓流淌的爱情,贯穿始终,一刚一柔,一明一暗,将半个世纪的青岛风云尽揽其中。

接上……

025  隐藏青岛的日本间谍逃过抓捕 



丁永一怀疑,小林雅刀是驻留青岛的日本间谍。

他表面上云淡风轻,其实暗中细密,处处留意,观其举动。直到感染恶性痢疾的松谷敬一完全康复,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孩子真是命大,他能活下来,一方面是中医的疗效,一方面与丁周氏、章禹莲日夜精心照护分不开。小敬一依然虚弱,但已能自行下地行走,婆媳俩却都瘦了一大圈儿。

小林雅刀与章老先生一样,早出晚归,四处行医。晚上回到丁家,要么与章老先生研习医术,要么挑灯夜绘青岛及崂山地区药材分布图。章老先生对其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不但请他到章家,自行查阅多年行医积累的各村病患处方笺,还相约去崂山高峻险要之处,同走极少有人知晓的采药小路。丁永一有心阻止,却难于开口,因为他还拿不准对方的身份及意图。

相处久了,他发现小林雅刀不仅深得中医之精髓,对中国历史典故、诗词信手拈来,书法也俊亮。一手瘦金体,灵动瘦劲,笔法外露。运转提顿运笔之迹,尽显瘦而不失其肉的风姿绰约。丁永一在瘦硬的笔画之中,却隐隐感觉到了暗藏的凌厉萧杀之气。他不断地告诫自己,不可多想,亦不可大意。

(▲ 台东镇)


小林雅刀虽然在台东镇行医时间不长,但施医赠药,口碑极好。他是日本人,礼数却周全,丁周氏时常这样夸赞。远足行医回来,经常不空手地回到丁家,先请婶子受累下厨,再请章老先生、苟文先一起来丁家小酌。慢慢的,连一向抠气的苟文先都招呼他去做客。

小林雅刀对丁家,似乎也越来越有兴趣。丁永一出门,换上深色对襟棉袄、青裤白腰的大裤裆的高腰裤、黑色带子绑腿、笨重得可笑的乌鲁鞋,一副外表与普通胶东乡民无异的模样。小林雅刀想起南朝《双行缠》中,“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的诗句。绑腿,中国人也称“行腾”,目的是为了防止害虫入侵、防风、行动便捷,天长日久渐成习俗。他暗想,自己若腿上缠此物去华楼山,许免去了蛇毒之苦。

回到家里,丁家人都会换上自己的交领常服。丁家裾坐的习惯,丰富的藏书,章老先生的京城口音,章禹莲所持之琴的断纹,都让小林雅刀深感疑惑。

(▲ 裾坐)


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前一年,小林雅刀受日本驻芝罘领事馆之托,来到胶州湾一带进行考察。主要目标是收集俄国舰队在胶州湾过冬的情报,也一并调查青岛及胶州湾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兵备。

那时,他负责海事与军备。青岛为终年不冻之天然良港,前海沿的三座山上驻扎有嵩武军中营、炮兵海防营等三营,嵩武军的一名副中营率兵驻扎于沧口。

另一人负责风土人情与村落。下青岛村的居民约五十余户,一半是胶澳官兵的家属。居民生活贫苦,未见富庶之家,所居之人大多愚鲁蒙昧,与山东内地之乡村无甚区别。

这份存在巨大疏漏的乡土报告,由高雄号舰长带回了日本。小林雅刀看到那人的报告之后,立即返回,重新调查。他知道,当时的青岛已不再是荒僻的小渔村,有天后宫、有海关、有邮局、有诸多商铺、有热闹的行街,杨家村有电报房,在沧口有厘金局。报告之中,连当时青岛口最大的商号瑞泰都没有提及。

回到青岛之后,意外发生了,德国强占胶州湾。小林雅刀马上决定,长期隐蔽,收集德军情报。他以游医的身份细致勘察,对胶州湾附近的概况包括各村落地理位置、河流、人口、风土人情等进行调查,同时特别关注德军人数、装备、火力、军事布防及山东本身的商业价值。

他经历了德军占领、征地拆村、台东镇建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目睹了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这片土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岛从一个沿海小村,迅速变成新兴的繁华城镇,让他感叹。台东镇、大鲍岛的中国商人,在面对以德国商人为核心的外商竞争中,居然不落下风。中国人这种强大的适应性,让他感到万分惊奇。即墨生员宫仲栶耻于居住于胶澳租界,做亡国弃民,四处奔走抗德救国。大裳茶丁永一带领青岛村民,与胶澳总督府征地拆村“熬”下去,力争权益。这些,都让小林雅刀无比震惊。

(▲ 胶澳租借条约)


青岛人性格厚重刚直,似乎集山海之萃,视死如归。无论男女,极重名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林雅刀认为,在胶澳这片土地上,一定还有什么,被忽略了。他希望了解中国人的宗教、教育、思想,希望深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一探究竟。

据史书《三齐记》记载,东汉经学家郑玄讲学授徒,从学者有万人之众。此后,崂山的书院历代兴建。小林雅刀走访重建于明正德七年的崂山康成书院,到了郑玄当年向山里人传授、演习礼仪的演礼村,之后又去寻找位于华楼山与五龙山之间的华阳书院遗迹。他在华楼山被毒蛇意外咬伤,遇带孩子去采药的章老先生,被救回台东镇,住进丁家。

山东人有一种特殊的“熟人圈子”,无论老乡请托、远亲投靠,只要有点儿关系,什么事儿都好办。对待生人,则有种天然的不信任,甚至排斥。踏上这片土地已经几年了,小林雅刀发现自己认识不少人,但依然没有融入青岛人的市井生活。现在,他觉得自己因祸得福,得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契机。

不过,在目前,他的好奇、惊讶和疑惑,都没有答案。

丁家的书房、祠堂,外人无法进入。章老先生虽然坦荡,但对自己的口音和女儿的琴,从来都是一笑而过。丁国毓一知半解地拎着《传习语》看,这么小的孩子,应该在读中国传统蒙学《三字经》、《千字文》才对。虽然年幼,他却机灵极了,每次都是自己提问一堆,却不回答一个。小小年纪,便知顾左右而言他,心眼儿多得像特大串的葡萄。无论问章禹利什么问题,他的回答怎么听都像在胡扯。

丁永一并不确定小林雅刀的身份,警觉只是一种本能。几百年前,丁家先祖戌守沿海边境,浴血沙场,抗击倭寇用的环首刀,就供奉在丁家的祠堂里。每每想到先祖血战倭寇,丁永一都会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德国人来了,日本人也来了,青岛还真是热闹。丁永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预感,青岛迟早会有大事发生。

小林雅刀敏锐地捕捉到了那种不动声色的警觉。丁永一沉静内敛、精明老练,举手投足之中,带着看破不说破的高深。丁家胶澳军户的特殊身份,深深地刺激了小林雅刀尚礼而好斗的个性。武士的刀,就是武士的魂。小林雅刀名字中的刀,就是自己追求的武士道精神的力量。甲午海战胜利,让日本对中国确立心理优势。日本的国势蒸蒸日上,使小林雅刀对未来充满期待,因为那也是日本百年不易的梦想。

丁永一这辈子就认准两件事,活下去,坚持住。他心里早已打定主意,无论此人是间谍还是医者,无论以后面对德国人还是日本人,我就冷冷地看着你们,以不变应万变。

小林雅刀在胶澳大裳茶丁家居住,与胶澳名医章继道同行,他明显感觉到了一种特殊的便利与好处。二者虽然无形,却能增加人们的信任,这是他需要的。青岛人与大多数山东人一样,讲义气、爱面子、有礼貌,对客人的态度简直比对自家人还好。这也是他需要的。

一个表面上谦和有礼,性格中却藏着桀骜与精明的算计;一个看似恬静淡然,骨子里却带着与生俱来的清傲和刚烈。

小林雅刀不进不退地住着。丁永一不冷不热,不留也不撵。

这让在台东镇建立之后,丁家过的第一个年,充满了别样的意味。

台东镇旁边的这条路,自明、清之时起,便是通往四方、沧口,乃至即墨的重要乡间小路。胶澳清军驻防之后,扩建成可行马车的官道。德国占领青岛之后,将这条连接兵营与海泊河之间的官道,改名为穆勒少校路。台东镇的人,依然习惯称之为东镇路。

(▲ 东镇路     今威海路)


近年之时,东镇路变得车水马龙,集市上也热闹非凡。中德祝福用语的牌子随处可见,最畅销的商品都是本地人买得起的便宜年货。天气虽冷,但小贩们依然冒着严寒,一张嘴一团白雾地高声叫卖。新起的街市井然有序,大量的人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有时两排摊位之间狭窄的路,会被熙熙攘攘的人流堵住。一些急性子的人,腿脚麻利地跳筐翻摊,汇到另一条人流之中。面子窄的迎头挤在一起,虽然彼此陌生,也会相视一笑,耐心地等待着人流交错。

小贩见生意被人流截住,往往笑着大声招呼,“赶快沽涌!”

人群中,常会有人含着笑,还小贩一句善意的抱怨,“没见沽涌不动?”

台东镇沽涌的人群,成了青岛一景儿。人越多,人气越旺,吸引来更多的小商小贩,逛街购物耍景的人也越多。沽涌,也就变成了沽沽涌涌。

这边,短衣破鞋的说书人在开水棚子里讨生活,“说台东,话台东,台东那叫一个穷……”

那边,走来穿着破破烂烂沿街乞讨的人,打着竹板,唱数来宝的段子。

“说我诌,我不诌,

闲来没事我溜舌头,

前门楼子九丈九,

出了便门往东走,

数九寒天冷风嗖,

泪水横流到胶州,

八月十五云遮月,

转眼又是一年到了头,

要说愁,净说愁,

没房没地没人留……”

路过的人群中,无论提着柳条筐子的穷汉,还是拢着髻子的妇女,不少人缓下脚步去听悲沧的唱段。虽然都知道自己不宽裕,只要口袋里有几个钱,一般都会扔上一两个铜子儿。

说书人见有人抢了生意,常会骂上几句,裹乱的远点去。乞讨的人并不示弱,嘴里还是数来宝段子,却立刻随心所欲地改了唱词。

“说书要饭都一样,

您听我个个说根由,

老虎不敢把这高山下,

老小子顶着棚子耍滑头,

同向衣食父母来伸手,

你那脸皮憨又厚,

狗改不了那性子净吃屎,

猪离不开打滚儿的臭水沟,

同是凭着一张嘴,

为啥你像乌龟一样尽缩头……”

转眼之间,说书人被骂得面红耳赤,赶紧求饶。看热闹的人,都大笑起来。讨街的艺人,也不会为难对方。马上又改了唱词,欢快而戏谑地骂骂那些黑心的奸商,编排几句德国总督府没有人情味儿的政令,都会赢得更多的叫好声和铜子儿。

每到这时,都会聚集起更多看热闹的人。“到台东,看热闹”,成了青岛人常挂在嘴边的话。类似这样填街塞巷的热闹,几乎在台东镇的街市上,每天都会发生。台东镇的街市上,还会遇到换钱币的、算命的、代写书信的、赌博博彩的、江湖偏方,以及相声或是耍猴演出。对于青岛人而言,除了赶集之外,年前到台东集市上逛逛,是一年到头单调生活的娱乐。

临近年,苟文先的馅饼粥铺,也比平时热闹。食客遇到邻村的熟人,会端着粥碗谈论世界形势。或是听着邻桌议论李村地方法院的判决,听着那些华人词讼,觉得判得对,就夸几句;如果听着判的不好,就摔下筷子骂几句,甚至会编几句顺口溜嘲笑那些法官。异国传教士施米舍钱行医的善举,与一些欧洲人鲁莽、野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都是人们口中的谈资。

到了小年,家家户户办年货。

丁周氏与章禹莲凌晨便起,每天似乎有干不完的活儿。准备菜、做年糕、蒸馒头……大清早去杨家村排队磨面粉,取最白最香的头道,上第一锅,蒸十个大馒头,留着供奉先祖。用碓粉碎黍米和了新磨的面,蒸制成年糕,以取年年高之意。做好馒头与年糕之后,放到院子里的大缸中冻起来。

从腊月廿二,闺女就不能再进娘家门,无论有什么大事,也只能让人捎话回去。馒头与年糕也一并带出了章家的,做好之后,章禹莲是不能送的,丁周氏喊来小孙子和孙媳妇,一趟趟跑去将章家的缸也装满。

(▲ 馒头)


杀猪宰鸡、买香烛祭品、添碗加筷子、扯布做新衣,一件件琐碎的事,都装在丁周氏的心里。婆媳俩默契地按着先后,有条不紊地分头忙年。

除夕当天,忙碌到达顶峰。

天不亮,听到丁廷武的吆喝,小国毓一骨碌地爬了起来,和三爹一起放鞭炮。丁廷武抱来碎草,在丁家院子点起“狼烟”。

“三十的早上的头炮,须天不亮时放,得家里第一个起。以后,便由你来点。”丁廷武在震耳欲聋的年晨炮声中,边捂草点烟,边教小侄子说:“生狼烟,既要冒烟又不能明火!狼烟是不忘咱丁家人军户之后的身份,烟火也是寓意人畜兴旺!”

院子里炮声一响,女人们马上起了,开始忙活着备菜、做饭,准备供奉的用品。

一大早,丁永一写了春联。丁周氏早早地用面打好了浆糊。丁廷武取了浆糊在寒风中刷在门上,先将飘动的对联贴上一端,之后让国毓和招弟远远地退后,瞅着端正对齐,才完全贴在屋门和院门上。只见喜庆的大红对联,横批下压着多彩的门吊子,与漆黑的双扇大木门相映成辉。

丁永一又写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福字,两个孩子奔进跑出,连锅盖、柜门都被贴了上去。整个上午,台东镇的居民到丁家求字者络绎不绝。丁永一在院里支了桌子,根据来者的身份与要求写了不同的对子。或龙飞凤舞地写下“人勤春来早,家和万事兴”、或力透纸背书“丰衣足食  盛世平安”、或势如破竹地挥毫“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所有对联,一律慨然相送。

下午,丁永一带着丁家所有男丁,到崂山丁家祖茔祭拜,烧纸放鞭之后,将老祖请回家。所有人进了大门之后,丁廷武在门口放下一个柳木拦门棍。他告诉小国毓,这是代表闲魂野鬼莫入,到了初三,将老祖送回时才能撤走。进入祠堂之后,丁永一挂好写着历代先祖名字和画像的祖宗轴子,在供桌上请上了家谱,摆上准备好的贡品,点上蜡烛与香。

(▲ 祠堂)


在祠堂里,丁廷武小声交待侄子,“看那蜡烛与香,点上之后,直到初三,都不能灭,寓意'香火不断'。以前都是三爹看着,打今年开始,归你看着。别偷懒,灭了的话,小心爷爷揍你!”

“为什么是我?”小国毓歪着头,不服气地问。

“一辈留一辈!”丁廷武瞪起眼,理直气壮地笑道:“这都是家里最小的男丁做的!以前你爷爷交给三爹,现在三爹交给你!放头炮、生狼烟、放拦门棍、看香火,一样样地都记好了!现在家里男丁你最小,当然是你来做!明天初一一大早,供桌前要铺上干草,家人来磕头之前就要铺好。家人进来,踩在草上面踏岁。踏了碎草,取'踏岁'之意!记住了?”

“嗯!记住了!”丁国毓用力地点了点头。

刚出祠堂,小国毓就被奶奶拉住了。

她不放心地扯着孙儿的小手,又叫来孙媳妇,小声道:“家里供奉祖先后,说话便不能太大声,否则对祖先不敬。知道没?”两个孩子马上点点头,她又问:“过年什么不能说,你们记住没?”

章禹莲早早地就教给小国毓和招弟,过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水饺煮开裂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蒸馒头开裂了,则要说“美了”。坏死鬼杀、病痛输穷,都是不吉利的字。章禹莲特意笑着告诉招弟,过年不能使性子耍脾气,更不能哭。

两个孩子悄悄地告诉奶奶,“记住了!”

丁周氏故意问,似乎在考他们,“什么不能说?”

两个孩子张开嘴,刚要回答“没”、“光”之类的禁忌字眼,丁周氏早就料到了。她迅速把藏在手心里的糖和花生,填进两张小嘴里。

“不能说的,就是不能说!”丁周氏笑着嗔道。

她又把糖、瓜子之类的的小食儿,装满了两个孩子的口袋。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夕当晚,小林雅刀也整夜没睡。他看着丁家人敬祖先、守岁、包饺子,和丁家人一起拉家常。

上半夜,丁家人给祖先磕头。之后,小辈给长辈磕头,丁永一和丁周氏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下半夜,包饺子,饺子煮好要先供奉祖先。按中国人的规矩,本族一脉,有多少代,便要供奉多少盘水饺。丁家人连续不断地,把一碗又一碗的水饺,像流水一样送进祠堂。供奉祖先之后,丁家掌事大裳茶丁永一,带着全家人在院子里磕头敬天地。丁家长子丁廷竦不在,长子门外挑鞭长孙点的规矩,便由丁廷武和小国毓替了。院外长长的一挂鞭放完,屋里热气腾腾的年三十饺子早在桌子上摆好了。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有钱币、糖块、枣、年糕。饺子里吃出钱币代表财源广进、吃出糖块预示来年生活甜美、吃出枣预示来年红红火火、吃出豆腐预示来年福气多多、吃出年糕预示来年步步高升。无论谁吃出什么,都是三十团圆饺子宴上的小高潮。孩子们早吃饱了,为了彩头,抢了饺子找不到钱币糖枣,就到处送给大人,连小林雅刀都跟着多吃了不少。吃完了饺子,女人们将剩下的饺子装在盘中,放回锅上的笼屉去压锅。

(▲ 饺子)


这一幕幕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过大年习俗,给小林雅刀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大年初一的上午,一般都是年长的长辈带着女性族人,给家族中的老人拜年。丁周氏带着穿戴整齐的孩子们出门了。丁永一留在家里,等着同宗族人来丁家拜年。

“初一、初二两天是拜年的日子。来到台东镇,亲戚住得远了,走动得就少了。年味儿也变淡了!”丁周氏晚上回来的时候,带着些许惋惜,告诉小林雅刀,道:“原来在青岛村,三十的饺子一吃完,就开始出门拜年。初一那天,整个村子都在走家串户地拜年!这种相互拜年的习俗特别好。无论邻居还是亲戚,若是日常之中有点儿小矛盾,一拜年就全都没有了!”

初三一大早,章禹利就隔着街吆喝,姐夫怎么还不去。这是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闺女、女婿、孩子回娘家,无论手上拎的什么礼,都要凑上六个六,以示六六大顺的吉祥。章禹利倒不惦记那六礼,而是青岛有舅子灌姐夫的习俗。初三姐和姐夫来了,是客,什么活儿都不能干,须好好招待。丈人管酒,没结婚的弟当陪。

中午这顿饭,无论舅子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把姐夫喝高兴,当然最好是灌醉。

章禹利盼这一天,已经整整一年了。


待续……

027  从老青岛年俗,看中国人的信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