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诗,我原以为:高深莫测,高不可攀,难以追风附雅,还是敬而远之吧!
出于辅导孩子的需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做家务时找来《蒋勋说唐诗》听听,没想到越听越上瘾。
蒋勋先生结合历史、美学、艺术、文学等几个视角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及诗里爱恨情愁绘声绘色而又极具画面感呈现出来。他的解说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有故事性有趣味性更具鲜活性,让人沉浸在美的盛宴之中。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所在传统课堂古诗词鉴赏枯燥、刻板印象。在内容上古诗词解析深入浅出,无奈我的底子太薄,还需要和孩子一起多加研读再作分享。这次重点想和大家分享在写作上对我的助益。
书摘
诗很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我们的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在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慢慢磨,磨出一粒很圆的珍珠。有一天,语言和文字能够成为一首华美的诗,是因为经过了这长期的琢磨。
感想
我们要想写出一篇深度好文,也是需要慢慢磨、长期的沉淀,这事急不得、躁不得。
书摘
汉朝那种来源于土地的稳定性相比而言有一点迂腐、保守。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也有这种源于农业社会的世俗伦理,对个人有很多束缚。初唐边塞游牧社会就相对个人化,别人怎么看没那么重要。初唐的边塞诗中,个人的孤独感与胡风相混杂,构成了一种很特殊的个人主义,所以人们常常称唐诗为浪漫主义文学。浪漫当然是因为诗人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不再是活在伦理当中的人,而是活在自然当中的人。他们面对的是自然,在大自然中诗人实现了自我完成。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完全没有唐诗的背景,可能因此唐诗才变成了某些人某个阶段最大的安慰。让人觉得自己心里有一个唐诗的世界,是可以出走的,可以孤独的,可以流浪的,就像去露营和度假。
因此蒋勋先生常常跟朋友们说,在农业伦理里受不了的时候就出走一下,去唐朝过两天再回来。
感想
我们肉体的生命需要不时出走度假,灵里的生命也需要不时出走,让我们得以跳出固有的阅读领域或层次,换个视角、层次让内在的生命得以滋养。
书摘
我们看到一朵花开放,非常灿烂,非常华美,可我们大概没有办法了解一朵花开放的辛酸。它那么渴望生命完成的过程,但它怎样去完成?它经历了哪些冰雪、霜雹、风雨?我们要看花的华丽,却不要看花得以完成的残酷,其实是不可能的。残酷是被我们自己过滤掉了。
感想
我们很容易赞赏一篇好文,却很难对好文之前那个阶段的各种不成熟及打磨过程中的艰辛提出嘉许。我以为每一个在简书上笔耕不缀的友友们都应被鼓励、肯定。无论有没有被看见,他们都在积极地探索让自己绽放,竭尽所能结出生命硕果。
书摘
我的一个感觉是,我们一直在做文艺,其实是没有用的。因为大的文化框架不完整,文学会无所依附。
我常常觉得单纯在文学上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关注文化,只有整个文化格局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学才能应运而生。
感想
我理解蒋勋先生这里提到的”文化框架”就个人而言是指:基于世界观、价值观生发出的行动做事发文等框架。一个人若没有形成整全的世界观、价值观,犹如一棵树没有稳固的根基很容易随风摇摆甚至被劲风摧毁。七、八年前,我就处在这样的光景中,犹如浮萍随风飘荡,以致触到暗礁。自此之后,立定心志在信仰里扎根,进行系统的通识教育学习,再来习文弄墨底子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起码不太容易被摇动。
书摘
一个好的艺术家,在最悲惨的事件上是不准自己流泪的。当你流泪的时候,会看不清楚事实,而看不清楚事实,作品就不会感动人。著名摄影家尤金·史密斯在日本拍工业污染造成的人的病变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你不能流泪。他说一个摄影家流泪的时候,他的镜头是模糊的,他其实是要求自己有高度的节制。
感想
自媒体时代我们特别容易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好的作品需要在主观上节制,放下情感尽可能还原事实真相。这几年公众事件媒体发酵后反转的不在少数,赚足了眼球,却失信于民,得不偿还,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