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启林回家后,当天晚上,一个人坐在书房,拿出了张琳给他的那页纸,纸上打印着几行字。
很多家庭中,孩子的问题,都间接源于父母的关系问题。
父母的亲密关系中,情绪是否能够在夫妻两人之间真实地沟通并有流动性,会直接影响到亲密关系的质量。
而情绪的流动性是指双方能够运用情感的语言,准确地沟通他们的感受和内心的状态。很多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处在一种无沟通或者沟通僵化的状态,他们总是容易陷于同样的争吵,或者陷入一种长期的冷战状态。
杜启林看到这里,想到他和敏芝的关系最近几年一直不太稳定,总在争吵及冷战中度过,当然这期间有晓雅的事情,更有之前他公然婚内出轨的事实。或许是这样的家庭氛围既影响到他和敏芝两个人,更影响到了晓雅。想到这里,他不禁一阵脊背发凉。
拥有较好的情绪流动性的人,能够在关系中不带评判性、不含附加条件地体会和表达真实的情绪,也能够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运用情绪。
真实的情绪?他有多长时间没有真实的感受了?不带评判、不含附加条件,这怎么可能?每个人不都是在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和评判别人吗?就像他对敏芝,不是也在评判她没有主见,做事拖拉吗?而敏芝对他,也是会表达出他不够体贴,没有从她的角度替她着想吗?
让情绪流动起来能力,其实是童年和青春期发展中应该习得的一项重要的认知任务,每个人都在长大的过程中,学着对情绪的命名,学着辨别自己内在复杂而瞬息万变的感受,学着将所感受到的体验变为语言,并与其它人进行沟通。
这一段内容杜启林似懂非懂,甚至有些气恼,他是接受心理咨询,又不是想成为心理咨询师!他杜启林花钱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可不是又找了一个什么心理教师,每天还得做这些莫名其妙的作业!他站起来,烦躁地来回走了几步。又坐回去,重新看了几遍这段文字。转念又想,或者张琳另有寓意?他这么多年又何曾如此反省过呢?或许反省的过程中,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这个过程,又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继而才会有刚才的愤怒的情绪吧?
对于一些伴侣来说,他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没能使情绪流动,是因为并不把彼此当作可以相互支持的“同盟者”,而是当作竞争者,敌人或者陌生人。他们对情绪的表达是攻击性的,目的是获得胜利,而并不是真正的情绪传达。在沟通的过程中,并没有说着同一种语言。争吵有时候是因为对对方的行为、举动、语言的理解,未必是对方真实所要表达的。相互之间都是基于自己的语境,在和自己想象中的对方对话。
这段话,杜启林至少读懂了“他们对情绪的表达是攻击性的,目的是获得胜利,而并不是真正的情绪传达。”回想和敏芝的对话,的确很多时候,他疏于对她情感上的体贴与照顾,有时候话语也冷冰冰的。
又想到和晓雅出国之前,与敏芝在客厅中的那次大吵,一幕幕又浮现出来。当杜启林质问敏芝,在她看到胡银文对晓雅的行为时,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告诉他?当时敏芝几乎是哭着喊出这样的话,“你!你怎么能怪我?谁让你自己喝多了!谁让你负了我!谁让你在外面养女人!你,你是罪有应得!”
想到这,杜启林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还是有负于敏芝的,这么多年,敏芝虽然不用对家里有什么牺牲,但毕竟也,敏芝她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长年在外,敏芝不但缺乏家庭的温暖,连她自己的父母,也因为家境差异过大而很少来这里陪她。他冷落她太久了。
忽然的内疚感让杜启林有些不安,他走进敏芝的房间,敏芝已经睡了,望着敏芝依然娇俏的脸庞和的凸凹有致的身子,那都是他曾经热爱的啊,什么时候开始了厌倦和憎恨呢?人真是复杂,自己都弄不懂自己。他走过去,轻轻地给敏芝掖了掖被角,又悄悄地退出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