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丨张靓颖的不忘初心却换来从天而降的“拒夫信”
贝壳心理·刚刚
近日,网上张靓颖和冯轲的事引来不少人的关注与评论。张靓颖与男友冯轲大婚在即,母亲张桂英却发表公开信,指责准女婿冯轲欺骗女儿,侵吞女儿和她的公司股份,明确反对两人婚事。对此,张靓颖发长文回复称,自己与冯轲没有任何原则性问题,财产已经自己在管理,并称自己在北京的事业一直是两人共同打拼相互扶持,没有谁要害谁,股权变更也是投资方建议,目前股权已经再变更过多次。随后,冯轲发微博回应称,愿将自己名下所有财产转移到靓颖名下,希望处理这次家庭危机。张桂英的一封公开信,把女儿张靓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现在网络的舆论明显分为好几个不同的阵营:
①“妈妈党”认为这是张桂英在挽救自己的女儿,是为了不让女儿犯错;②“女儿党”认为这是张靓颖的个人自由,她是个成年人,她想嫁给谁就嫁给谁;③“女婿党”则认为不管冯柯是不是人渣,他已经为张靓颖做了该做的了,并不欠他丈母娘的。
在我看来这场闹剧伤害了这三人的玻璃心,却仍满足不了网友们的猎奇心。说到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经是谁家的还得由谁来念,交给大众去念叨就炸开锅了。虽然张靓颖赢得了大票网友的支持与同情,但不管怎样妈妈张桂英和她还是伤心了,这对她们珍贵的母女情分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可以说是母爱,张桂英对女儿的终身大事严格把关,生怕所托非人的心情其实可以理解,但家庭内部矛盾还是应当关起门来自行解决。非得闹得天下皆知,这样的母爱未免有“过度”之嫌。
作为母亲,尊重女儿的选择,即使有问题也应该用沟通、交流的方式去化解,这样的爱才能更让孩子如沐春风。反之,“冲动”的母爱则可能加深母女情感的裂痕。
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人在刚出生不久就会表现出如爱、恐惧、愤怒等社会性反应,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更增强了人类之间的社会性联结,最首要的爱则对婴儿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产生巨大的生存推动力。
所以依恋在婴儿期就已形成,张靓颖一直跟着母亲长大,父亲角色的缺席使得她极其需要和依赖男性,在完形心理学(也叫格式塔心理学)上就是父亲对于年少的张靓颖来说是个“未完成事件”,而“未完成创伤”一旦形成,就会在自己今后的生活中尽全力去弥补,试图通过追求心理上的这份平衡来达到“完成”状态。
那也有人说,她可以找一个好男人去达到“完形”啊。何为“好男人”?我们认为的好就是她所要的好吗?自然是她认为的好才是真的好。我们当然希望人人都能找到好的另一半,然后相守一生。对于张靓颖,我们同样期许,她也有这样期许的权利。就拿消费心理学上的沉没成本来说,她这13年已经付出了很多,我们看不见,张妈妈看不见,只有她自己知道,就像平静的湖面,激起多少波浪,泛起多少涟漪只有她经历了。她唯有继续投入,才有获得回报的可能。对于女儿张靓颖来说,她作为一个成年人,和冯轲共同打拼十几年,曾是驻唱歌手的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家人和粉丝的支持及男友的帮助,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不小的成就。说实在话,这不容易,这很难。看得出来,张靓颖是个坚强、固执的女孩儿,她之所以不顾大家的反对依然坚持自己在事业上和婚姻上的选择,想必自有其道理。当没当“小三”早已不是重点,她坚持了13年的恋爱长跑,她在尽力追求“完成”的状态,她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旁人无需指责。 娱乐圈里,夫妻婚姻危机时有发生,但因圈子的鱼龙混杂就给张&冯二人的婚恋定性,合适吗?这显然不太妥当。恋爱、婚姻说到底是两个人的事,往大了说是两个家庭的事。在13年的恋爱长跑期间,张妈妈并没有晒出“拒夫信”,而当他们决定要成家的间隙张妈妈就爆豆了,其实这是张妈妈爱女心切,难以割舍母女之情,怕自己在女儿心目中唯一的地位被撼动的表现。我看到的张妈妈满是焦虑的心,看到的是女儿来不及安抚的愕然,看到的是还没进家门就被扔鸡蛋,满是失意的女婿。妈妈该退场就得退场,奈何孩子长大了呢?儿孙还自有儿孙福不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吗?在亲情、友情与爱情中真的存在等价交换、公平原则吗?就心理学中的公平原则来说,对于长期处于公平关系中的人并不在乎短期公正。在婚姻中如果夫妻指出自己期望对方变成什么样子只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只有当对方自愿做出某种正向的行为时,我们才会把它归因为爱情。
此外,这种长期公平原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婚姻双方的资源往往是相当的。他们在外表吸引力、社会地位等方面往往是匹配的,如果他们在某一方面不匹配,比如外表吸引力,那么他们在其他的方面也会出现不匹配,比如社会地位。但总体来说,他们之间的资源是平衡的。没有人会这样说甚至很少有人会这样想“我的美丽外表可以换取你的巨额收入”,因为能量是守恒的。但是公平原则确实是存在的,在那些持久的感情中更是如此。
两性情感家庭关系
还没有评论评论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