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网是二零零一年,已经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也就二十来岁,还是对世界充满无限好奇的年龄。即使这样,对电脑这个事物也是心向往之而不能达。一是电脑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大件,相比现在家庭购置一辆汽车也不逊色,二是对它还不了解,也正因为不了解,所以也没有产生强烈的愿望,一直觉得拥有一台电脑还是一个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
那个时候,在工作之余,部分的时间用在和同事打篮球,吹牛皮和打扑克上了,更多的时间用来琢磨刚买一年的海鸥df2单反相机上,读遍能找到的所有摄影书籍。现在想想都是纸上谈兵,因为胶卷时代用拍照来愉悦自己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超过我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即使这样,我依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觉得那样的生活本该就是生命的全部。
一次机会,还是和电脑进行了第一次对话,现在看来,其实也不叫机会,我想,在互联网渗透无孔不入的时候,你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与它的相遇一定是必然的。
那年暑假,市教育局组织一个培训班,在最后一周的时间里,培训电脑办公软件的使用,当时班里有二十多名成员,有像我一样的毛头小伙,也有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触电脑,对键盘按键的认识,也局限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和一些加减号之类的标识,在大部分人心中,计算机还是高级计算器的概念。
培训地点在市培训中心,机房借用的是师范学校的(当时还有中等师范学校),老师从认识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开始,像对待小学生一样使出浑身解数,就想让我等特殊学生在短时间里学业有成。可是这些劣徒太让人失望,在不断感叹电脑作用巨大的同时,也只是用双手食指在键盘上努力寻找合适按键,就像在练二指禅,以求在屏幕上出现自己期待的几行文字。
晚上机房也向学员开放,大家可以打开网页浏览新闻,这比白天的学习有趣的多。很多学员是刚吃完晚饭,就迫不及待地奔向机房。每个人都感受到,开放的国际互联网带来了洪水一般的信息,让长期处于信息闭塞的人不加区别的全部吸收。这样的说法,在当时可不是贬义,就像刚打开窗看到外面明媚的日光,并不会顾及扑面而来的灰尘。
一周的培训很快结束,虽然学到了很少的电脑知识,但是毫无疑问,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埋下了一个种子,至少对于我来说,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由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追求。
2002年,拿出所有的积蓄,在电脑城配了一台兼容机,接上家里的电话线,每个月150M的流量,而且上网的时候电话就处于不通的状态。即使这样,每天下班以后的生活也是大部分交给了屏幕。
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通过上网了解了很多信息,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让摄影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看作品,学技巧,泡论坛,玩得是乐不思蜀。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是日新月异,十几年前人们主要通过电脑上网,现在都是随时掏出智能手机,和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时候,如果没有工作特别的需要,可以很长时间不开电脑,而是只用手机。就像现在我正在码字一样,用的并不是键盘,而是智能手机的语音输入。我们通过智能手机这种终端,通过网络连接着世界,可以代替自己排队,可以免去上商店的跑腿,好像一切都可以用网络来进行……
互联网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来改变这个世界。我们既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成员,也是一个被改变的对象。可以说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正在迅速地融合,作为社会的一个单独个体,你要么融入其中,要么被割裂在社会之外,这就是现实。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整天拿着一个永远在线的智能手机,并没有过多的感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的方便,但当有一天手机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就感觉到无所适从,好像被社会抛弃了一样。如果有,说明你的生活已经和互联网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在不知不觉当中,现在社会的每个人都在变成互联网的一个终端,变成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互联网大量的冗余信息让我们只能获得而不能思考,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我们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但是很多并没有深度的思考的信息也强势的侵入我们的大脑。当我们把思考交给百度的时候,你可能正在失去自己。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越来越多的代替人工,就连音乐创作,写作等一些事情也能有人工智能完成,这让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觉得正失去自己的价值,似乎慢慢的退化为一种普通的生物。当这种感觉慢慢变得强烈的时候,如何找到自我,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不会停止,发展的速度甚至会越来越快。大数据的运用,将使互联网变得越来越个性化,我们可以想象,将来的互联网就像是为每一个人独特定制的一样。我们可以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度外。
回忆这十几年与网络的接触,从生疏到熟悉,从充满好奇到心态平和。作为一个普通民众,用互联网寻找到真实的自我,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合理使用它的同时,不要变成它的奴隶,才是我们最真实的理想。
生活还在继续,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互联网时代,都能找到一个最适切的方式,拥抱我们这个最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