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实为很久以前的总结,必然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有待修改,权当个人笔记,各位朋友不必当真。
2013年开始学习实践时间管理,经过两年时间逐渐形成一套高效、稳定的生活管理模式。
各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和理论有一种共识: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我们只能管理自己的行为,使之更符合时间的规律。 因此时间管理的实质是:自我管理,通过合理的安排各种事务,使得每一件事情都有恰当的时间来做
。
不了解时间管理的人往往难以做好时间安排,总会感到时间不够,很多事情想做却永远没有时间做,久而久之更倾向于随意的生活模式,不愿主动控制生活节奏。 为什么同样的24小时,一些人可以度过的非常高效,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每一件事情都有条不紊、不慌不乱;另外一些人却会忙忙碌碌却焦头烂 额,总有一些事情无暇顾及。
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在于时间概念的缺乏。如果我们要买什么东西,我们一定会精打细算,考虑:
- 这件商品值多少钱
- 我们有多少钱
- 能不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
然而,我们很少会把时间看做一种资源,更不会把做事情花费的时间看做一种开销。
- 不考虑一件事情值多少,时间的花费未产生持久价值
用时间刷微博、刷知乎,我们可以美其名曰“增长见识”、“社交需求”,但是用一两个小时刷知乎获取的信息有多少会在明天晚饭时间忘掉呢,又有多少 信息能在未来的一个月、一年给我们带来帮助呢? - 不考虑我们有多少可支配时间
大家都知道每天有24个小时,然而多少人真正计算过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有多少呢?每天晚睡午睡共7、8个小时,工作时间时间8个小时,一天的“毛 可支配时间”一般不超过8个小时,这就是所谓使不同的人产生差距的8个小时。
即使这8个小时也包含了吃饭、交通、社交等各类事务,净可支配时间少之又少。缺乏时间意识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奢侈地挥霍这仅有的几个小 时。 - 不考虑如何做事最省时间
我们买一件商品会在实体店、淘宝、京东货比三家,同一质量下我们一定选择最便宜的商品。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方式、情景下完成会花费不同的时间, 必然存在一种最省时间的方案。
最简单的例子,从办公室走回宿舍需要10分钟,和一位朋友电话叙旧也是10分钟左右,两件事分别做需要20分钟,但如果同时做只需要10分钟。
解决以上问题的时间管理主要方法有:
记录时间开支
就像财务管理要从记账开始一样,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时间记录,记录下来自己每件事花费多少时间。我在2013年11月开始记录时间开支, 坚持进行2个月,直到我已经对自己的时间开支有了清晰的了解才停止。检视时间记录
时间流水账本身只是数据而已,记录的目的在于检视、反思,回顾过去的时间花费模式,定量了解自己的时间主要花费在那些方面:吃饭休息、工作学习、 娱乐腐败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多少时间花在自己身上,多少时间花在别人身上;那些事情值得,那些事情不值得……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楚了解,才能可能改 变现状。-
设置时间预算
通过记录和检视,我们基本了解了- 每一件事情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 有多少时间可以支配
要想为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出时间,就应该 - 逐项核算时间开支,确定时间的富余或赤字
- 砍掉消耗时间而不产生价值的活动,有限的时间下必然有所取舍
- 压缩基本生活的时间开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这样就形成了时间预算,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恰当的时间去完成,而预算中的时间长度都是根据前期记录得到的,因此具有现实可行性。
我在这一阶段基本可以精确地估算出常规生活事务的时间花费,精确到5-10分钟。
培养时间意识
制定了时间预算,下一步就应该忠实地执行,这一阶段最需要意志力的控制,保证自己不被情绪和诱惑所干扰。
同时,时间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事务的时间预算不足,意外事件干扰,精力不足意志力下降等等。
遇到这些问题很正常,解决办法很朴素,回到时间开支的记录和检视,强化时间意识,从而设置更准确可行的时间预算。
此外还需要更灵活地考虑时间分配,对于重要的事情(赶车、做实验、写论文)可以安排比预计更多的时间,而生活琐事的时间安排可以压缩,这样重要的 事情有了更好的时间保障。
久而久之时间记录、检视、预算这些机械的做法可以逐渐放下,不断增强的时间意识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你的行动、计划与时间的运行规律相符合。至 此,时间管理入门。
时间管理的践行使我们主动地控制生活,可以为预定的活动安排出预定的时间。然而,没有解决两个问题:
- 有时间,但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
- 有时间,但身体、精神非常疲劳,什么都不想做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引入番茄工作法与精力管理的概念。详见下回。
参考文献:
-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 格拉宁,奇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