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家长必须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有过孩子的人知道,或者接触过孩子的人也知道,儿童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儿童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然后是准确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最好自己先读一遍,因为很多书的逻辑有错。
孩子的感觉训练也经常是这样,如果他今天摸一个瓶子,他会不断地反复摸,然后你告诉他“这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脑内的感觉配上对。他感觉到的就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把瓶子的照片给孩子看,它就是一个半具体,半抽象的东西。之前我听到过,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必然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触摸感知后,他会对他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这个过程和机会要把握好,教育儿童要从现实出发,从具体出发,从事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劲量避免想象,这个原则使现实充满意义,使概念生成过程是完整的,从而使概念密切结合于现实。
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儿童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儿童刚刚开始只会说“妈妈爸爸”,突然有一天就说出来一长串的句子,这就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这些概念连接起来,由他自己来组织,不依靠成人。
与此同时,重要的是,如果要让儿童概念掌握的准确,快捷和彻底,你还必须准备两三件供儿童对比抽象的东西,比如颜色,你要在两三个不同的颜色中指示,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状中对比,如在圆形,方形中指出三角形,不然的话,儿童会把语词暂时存在记忆中,等待抽象的机会,这个过程可能很长。
儿童如果将他已掌握的概念,在对环境的自发探索过程中一般化,这是一个内在机制转换的过程。也是儿童掌握概念的目的。它需要时间,有的儿童可以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长的时间,这是个认知的延伸问题。不仅儿童,成人也有。
当你告诉儿童这些内容的时候,可能儿童一年都不使用这个概念,但是也可能某一天当孩子遇到相同环境的时候,他突然就说出来了,并领悟了它全部的意义,有的孩子是当时就用,有点孩子是在很久以后才用,有的时候你以为孩子没有掌握,其实他已经接受了,只是他还没有使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