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家都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脾气坏,爱发火,他问父亲:
“怎么改掉坏脾气?"
父亲说:“没次发火之前再木板上钉子,钉完以后来找我。”
他按父亲的说法,每次发火就去钉钉子。
过了一段时间,男孩开心地告诉父亲:“木板上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说:“木板上有什么?”
“有钉子眼儿”
“孩子,你说得对。钉子虽然可以拔掉,但人的伤害永远无法去掉。”
二
如果你看完这个故事,或许能够回忆起曾经对某个人的伤害。情绪是个复杂的东西,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给情绪多点时间,听听它要说什么。它常常告诉我们,外在的变化太快,快到我们慢不下来,快到很多事情都被我们忽略,快到常常觉得自己忙不忙。
想要建立或者维系一段关系,就找时间让互动尽可能慢一些。喝喝茶,聊聊天,共享一段时光,做彼此喜欢做的事情。给彼此时间,让彼此按自己的步调前进。这样,关系更稳固更自然。
三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处理的关系。有时候,我们小时候抱怨父母,生父母的气。满是委屈、痛苦、愤怒,情绪无处可泄。亲爱的朋友,生气时,我们究竟害怕什么?生气让我们有力量,让我们脱离脆弱无力的状态。
《给情绪多一点时间》,作者把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浅白地渗入每个小故事中。书中谈到,有人很怕蟑螂,怕蛇,怕老鼠,怕到神经紧绷、恶心想吐。我们这时对他说:“不要害怕”。对他意义很小。
不要害怕,不要生气,这是我们常听的字眼,如果我们一直卡在“不要”上面,问题就很难解决。承认害怕的存在,承认生气的重量,我们做事才不会“超重”,找到合理的方法去和解。
可以跟对方道歉,可以暂时离开,可以写情绪日记,可以静坐练心……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但要修正它的幅度。不积累自己的付出,懂得拒绝,找回自己的兴趣。
于是,委屈、痛苦、愤怒都不是大事,慢慢与自己的内心和解。情绪下次还会来,只是变淡,淡到不再波涛汹涌。
四
越是长大,越要学会妥协,因为这个世界不会按照谁的意愿运转。青春时期的肆意张扬,肆无忌惮,也只是人生中的一种历练。
对于不完美的青春,不完美的爱,这一切,都只是过程,不是终点。
都会过去的。就像《仰望天空》里说的:“她总是提醒我/有人站得高远/那么苦难就变成一个小点/有人把它捧在眼前/那么苦难就变成他的世界。”
五
曾经以为考试失利就是人生的一大苦难,曾经觉得父亲逼着自己结婚就是人生一大悲剧。现在觉得,每个人都会遇到难事,每个人都在情绪的牵制下都觉得人生苦短,可情绪排解了,也就慢慢懂得了这个世界。
还记得上次情绪奔溃,是十六年前。那时候活在别人的印象里,那个别人口中的自己,其实也就是芸芸众生的一个小点。
之后年岁渐长,就选择接受、改变。从不完美中觉察到宽容的美好,柔和的力量。反射性情绪越来越少,思考后的情绪越来越多。情绪表达渐渐稳定,与自己慢慢和解,与世界一起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