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岭南班的阅读分享课
今日周一,听闻师傅班周一有新闻短评,我的猜想是,让学生周六日回家看点新闻、抓住一个感兴趣的点、写点时评,最好能够呈现在PPT里,周一返校在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看法,而师傅就是在这种不知道学生要讲什么新闻的情况下走进教室,并且在听完学生分享之后能够快速地给予点评。换句话说,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老师也在给自己布置作业。周末里,老师应该也是回家看点新闻、抓住一个热点、写点时评。还有,备一节新闻短评课。备的是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素材,备的是学生分享时可能出现的观点和问题,备的是对素材(文本)的看法,备的是整个课的流程,这是公开课后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告诉我的。
不过今天没有新闻短评,却有另外一个惊喜——阅读分享课。
推门而进时,师傅已经坐在学生群里,和学生们一起聆听讲台上“小演说家”的分享了。这位同学分享的是自己读的《时间简史》,“人类学物理是因为什么?第一个原因是有功利性的,为了应对考试、为了竞赛、为了诺贝尔奖;第二个原因是好奇,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霍金先生就是因为第二个原因......”作为文科生,我大部分时间是听不懂他口中说的以及他在黑板上演算的物理公式的,但我还是很感兴趣想要听他继续讲,因为在他认真演说的时候,我好像感受到了物理的魅力、《时间简史》的魅力、宇宙的魅力,我觉得这可以归于这位同学的说话技巧,以及他节选的精彩文段。当然,要是这位同学徜徉了物理的海洋之后还能把同学们的注意力拉回到怎样能够像他那样投入地阅读完一本书,那就更好了。《如果世上不再有猫》则是另外一位同学分享的,过程有点缓慢,但是最终,我的确被这本书吸引了,并且我有阅读它的欲望。作为听者,我相信其他同学也和我一样,被这两位同学的分享吸引了,突然很想找这两本书来读,这个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新手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话,是否也能抓住座位上同学们的注意力呢?我想,离不开选择的素材、教师说话(提问)的方式、学生的兴趣点、有启发性的总结等这些因素。第二位同学在分享时久久未进入主题,以至于师傅忍不住要说一句“你这样去面试是会被淘汰的”,这让我反观自己,每一次站上讲台,都是一次考核,应该问自己一句“你今天过关了没?”不妨把它当做对自己的一种反省。
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