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一直是我茫然的地方,于是采用填鸭的方式让学生记词句赏析、思想情感、艺术手法。每到上诗词时,师生怎一个“累”字了得?
小学没有开设历史课,在农村有太多学生是“史盲”。对历史一无所知,这给古诗词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知人论诗。当我们了解了诗人生活的时代,他的人生经历,他的理想追求时,才能找到通往诗词灵魂的桥梁。如果学生对此一无所知,怎么能顺利地进入诗境呢?所以,让学生主动了解诗词的背景会打通诗词教学的任督二脉。
《七律 长征》是今天带着学生赏读的诗歌。调查之后发现,全班同学对长征这段历史的了解就是空白。只有速补长征这段历史,才能为学生学习这首诗歌铺垫。
搜集信息,直面长征,这是我的期盼。可惜只是期盼,学生扎实去了解的少之又少。只有带着他们走近长征了。
利用昨天午饭后的语文辅导课和习字课带着学生观看纪录片《长征》。为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重走红军长征路用镜头记录下长征故事和精神。八集纪录片,主要带着学生观看第一集《英雄史诗》。
史料的呈现、动情的解说、老红军的现身说长征,这些生动鲜活的背景知识在悄然进入学生们的心中。同时,我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时间限制无法看全,只能留给学生利用空闲时间继续追剧《长征》。
背景的铺垫让“学生不怕品析难,词语情感只等闲。”
《七律 长征》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诗题
1.回顾律诗基本常识
2.介绍诗人毛泽东
(学生对毛主席知之甚少,令人反思)
二、默写检测,积累词语
1.听写重点词语
逶迤、腾、乌蒙、磅礴、云崖、暖、岷山
2.自主借助书批改,订正错别字
3.错误的学生二次默写
4.师示范指导——“磅礴、蒙”
5.辨析“崖”与“涯”
家常课以夯实基础为立足点,默写式检测预习可以摸清学生是否真预习。
三、朗读诗歌,感受诗情
1.自由读+同桌互读
2.指名读+点评
3.带着情感读,弄清感情基调读
4.师范读+师生共读
5.录音提意见(录下学生齐读后,学生点评)
6.齐读升华
四、品词觅句,理解诗歌
默读思考:
1.如果用两句诗来概括红军战士的精神,你觉得是哪两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红军精神,你觉得是哪个词?说说为什么?
(不怕)
3.品析“不怕”
4.品析“若等闲”
5.跟着红军远征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理解句意
(2)背景呈现,了解“五岭”和“乌蒙山”
(3)思考诗人运用的修辞和艺术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
“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四句诗的品读由学生按照老师走的路来进行赏析。有放有收,学生对诗歌的品读深了一个层次。
五、成语代表我的心
引导学生用成语来表达对红军长征途中精神的敬佩。
六、齐背诗歌
七、拓展延伸
积累毛主席诗词五首,感受主席诗歌风格
《沁园春 雪》、《菩萨蛮 大柏地》《清平乐 六盘山》,这三首必选。
课堂上,我和学生都全情投入,把自己当作长征红军的一员。有了对诗歌背景的了解 ,学生的任督二脉开始畅通,课堂上的思维之花才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