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精选电子书”加关注,获取更多优质图书
今天,在脉脉上看到了一条职言,让我感慨万千。我不敢说,这是不是楼主的真实收入,但我打心底佩服她。
面对评论,我选择沉默,道理你懂得!除了羡慕,更多的是佩服。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她已经成为我们效仿的对象。
对于这么一个小有成就的人来说,我想她平时也一定喜欢读书。
根据《2019年职场人阅读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书阅读量为4.6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仅为3.32本,而这次职场人阅读调查显示,职场人年均阅读量超过20.38本。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份阅读报告,更是一份成年人的自我迭代路线图。希望它能让你看到职场人的阅读现状和精神需求,也能让你找到属于你的终身学习路径。
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所提升,那就不妨先从提升阅读量开始吧!
同样,作为一名职场人,你是否遇到过以下的问题:
“上了一天的班,现在好不容易能休息一下,还要继续看书吗?”
“看书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在网上找答案,又快又方便。”
“刚下载的书,看了没多会儿,就忘了。”
……
对于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没有掌握阅读方法。
在碎片化信息泛滥的当今社会,读书需要讲求正确的方式。
也许你读100本书也没有任何改变,也许读1本书就能获得切实的提升。这之间的差距,在于你是否能将书中内容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无论资历深浅,职场人都不应该“放过”阅读这条进阶路径。
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来自日本赤羽雄二创作的《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看过赤羽雄二作品的人,或许对他都有所了解。
曾在麦肯锡公司工作14年,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
作为一名咨询师,他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领域的知识。
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也会坚持每个月读至少10本书。
为了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保证阅读时间和效率,他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技巧。
从选书到规划阅读时间,再到牢记书中的知识点、展开实际行动,这套技巧涵盖了读书过程中的所有关键点。
牢记这些技巧,即便每天只用30分钟读书,也能够切实地吸收书中的知识,提升读书的价值,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麦肯锡精英的超高效阅读法则,为繁忙人士打造的“主动读书”法。确保每天的读书时间、迅速找到应该阅读的书,养成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
这套法则,是他的独家秘笈。话说, 读过书后运用一张纸、一支笔的A4纸笔记法,在1分钟内就能归纳书中要点。
即学即用,非常适合职场人士,简直就是为忙碌的你量身打造。
那么,这本书讲了什么呢?
全书主要讲了三点:
1、从职场的需要出发,为什么读书很重要?2、为什么有的人很忙,还是有时间读书,如何保证阅读时间?3、如何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其实作者赤羽雄二本身,就是一个“读书改变命运”的优秀案例。
赤羽雄二身为机械工学硕士,却能够在麦肯锡工作,成为咨询师,就是依靠读书完成“跨界”。
每当涉及新领域的时候,他会在几天内读完15本左右的相关书籍,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这相当于有十几个业内的智囊在为他出谋划策。接触新工作、进入新领域,这可谓是最高效的入门方式了。
读书带给我们的不单纯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从更宏大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审视世界、理解知识。
当你工作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优秀的人,大都是那些视野更开阔的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领导意图,从项目整体方向、公司战略来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向,前瞻性的想法让他们能够更早更准确地采取应对策略。
视野狭隘的人更多考虑的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困于常规性的工作,甚至很难和其他部门合作,因为无法迅速调整自己的工作去配合。
通过读书,可以培养领导能力。
在领导能力中,最重要的不是“管理”和“支配”。实际上,优秀的领导更应该是下属的支持者、鼓励者、引导者,而在其中起作用的是“同理心”。
领导才能、沟通的核心,都是同理心。能够体察别人的情绪,理解当时当下的情境,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业绩达不到的原因、出问题的地方,以及应对的策略。
小说、传记、心理学相关书籍,都是提升同理心的工具。
通过读书,能够培养两项能力。
从过去的发展轨迹中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推测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比如说,前不久备受大家关注的,华为事件。
面对困境,任正非是如何思考、做出判断的?分析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将这些问题与手机的发展进程对照分析,就可以培养洞察力和推理能力。
读书,是维持工作热情的手段之一。
赤羽雄二说:“能够激发干劲的,是那些能够让我获得新发现的书。”
书中人物的故事、细腻的笔触、动人的情节,都有可能让人感动,而“感动”正是热情的有效激发点。
所以,觉得工作疲惫的时候,觉得丧的时候,就去读书吧!按照自己的阅读喜好,给自己疲惫的心重新注入清泉。
关注微信公众号:kindle-dianzishu,即可下载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