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百日斩过招41个单词,花费时间有点多了,以致没有时间做其它事情了。临了临了,明天还要上班。今天的笔记就简单记述几件事吧。
从“蛮荒”到“现代”
说起昨天的入户扶贫调研经历,我对冬季不同家庭(有15岁以下孩子的家)的取暖方式,略有所思,简单一想,就起了这样一个题目:从蛮荒到现代。
走访的第一家,一个五六十岁的妇女,其实是奶奶,在家带着两个孙子。零度以下的寒冷天气中,俩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上小学,一个是幼儿园。我们冻得直哆嗦,连忙问他们冷不冷,小孩子只顾屋里屋外跑着玩,奶奶在身边照看着,这里没有见到取暖设备。仔细询问,原来,儿媳妇刚生了孩子,公公在县城伺候月子,儿子出去干活了,只留一个老太婆子在家带孩子。离开时,她送我们到门外,我们感觉到了她送出的温暖。
走进第二家院子,只见中央燃烧着一根木头,直径约有一二十公分粗。未见火势有多大,只见熏烟飘过了屋顶。见我们到来,孩子的奶奶热情接待,妈妈急忙让座。哦,这算是篝火取暖吧。同样,我们临走时,奶奶送出了门外。
走进另一家院子里,听见临街屋里有嘈杂声,我就敲了一下门。谁呀,屋里传出一个妇女的声音。进到屋里,我们看到的景象是,一个十来平米的小屋里,有5个孩子在看电视,最大的五年级,最小的尚未上学。一个小太阳,放射出它的光和热,传递到了这屋子的角角落落。屋子虽小,也凌乱不堪,但是并不冷。墙上的一台电视,给这屋里带来了无限生机,也将孩子带到了外面的世界。孩子的母亲照看和守护着孩子,屋里一片祥和的暖意。
接下来的一户,家长看护着孩子,一起围在方桌子煤炉旁写家庭作业,比较前几种取暖方式,这是效果相对好的一种。而且家长在指导两三个孩子做作业,或许是出于职业原因,我从心里赞赏这两个家长。当时,我就想到了几个词,引领,指导,希望。
晚上到县城,我去一个朋友家“蹭”饭。在这通有地暖的单元房内,卸下了外套仍然感到热,孩子们都赤着脚,穿着秋衣躺在地板上玩耍。今日之所见闻,怎不使人感慨良久,所思深深呢!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从蛮荒到现代的感想。虽然这一形容并不恰当,但这应该不重要了。把握当下,着眼未来,用我们教育人的智慧和双手,实现教书育人的中国梦,去影响和改变周围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