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晨
当父母的脾气越来越不好
少年时,父母一般是我们敬畏与崇拜的对象,尤其是中国的父母俱是权威而强势的。
随着岁月流逝,少年的我们成长到了中年,父母已经老去,他们曾经的英明、果断、沉稳、博学可能都变得面目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中有一部分人开始变得啰嗦、沉闷、计较、固执,甚至自私或多疑,不再是孩子心中那个强大无私的父母了,不再是孩子们以为了解的那个父亲或是母亲了。
出于敬畏,出于感恩,因为懂得父母的辛劳与不易,多数人在以极大的耐心与包容心,以隐忍的态度来对待父母的这种变化,承担了很大的委屈。然而,终究心里是多了沉重和不解。尤其是在生活与事业压力两头大的中年,这也成了不少人难以启齿的心病。
我的同学就举了一个例子。去年的一个夏天,她的母亲接到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同学打来电话,电话里那位同学说自己的孩子给她买了一台吸氧机,一个劲儿夸自己孩子孝顺。于是,同学的母亲马上让她也去买一台吸氧机。
我这个同学出差刚回,身体也抱恙,就想等过两天身体好点了就去买。结果,她母亲天天催,一天都不愿意等,硬是在家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指责孩子抠门、不孝顺。同学只好不问价格,不管品牌,立马出门提溜了一台现货给老太太用上。
最尴尬的是,老太太用了不到5分钟,嫌弃这东西插鼻子里不舒服,就拒绝再用。如今这台吸氧器不知道被弃置在哪个角落里,再不见踪影。而老太太仍然是整天在屋子里埋汰。
老年抑郁症多过痴呆症
不得不提醒这位同学,她的母亲很有可能是有抑郁症的症状。大家都熟知,老年人罹患痴呆症的比例很大,对这些症状也比较警醒。但是,很多人不清楚,老年抑郁症其实多过痴呆症。而且,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疾病发病率的逐渐增高,中国的老年人抑郁症会变得更加常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老年人口中,抑郁症老人约占7%—10%;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有一半伴有抑郁症。而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在老年人群体中,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才是老年痴呆症。
如果家中的老人经常情绪低落,失眠、健忘、吃饭没胃口,同时不愿参与各种活动,那么他有可能患上了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包括独处的老人、退休后感到失落的老人或者刚遭遇了生活中的哀伤事件的老人等。此外,在中风或心脏病患者中,有20%的人也会陷入抑郁的心理状态,而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你的重视是他们的幸运
在目前的中国,不是所有人都对心理健康问题那么重视,尤其是症状较轻的人群,或是逐渐退出社会舞台的老年人,就更加被忽略了。
作为子女,如果提早对这些事情有认知或者预案,将会是老人们莫大的幸运。因为老年抑郁症会给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但由于种种原因,抑郁症常被误诊,临床上常见一些老人在综合医院求诊了多次才来到精神科治疗。
头痛、头昏,是老年抑郁症的常见征兆。如头痛可以表现为胀痛、钝痛或跳痛,但一般还能忍受;大多为紧张性头痛和非偏头痛性血管头痛,而且疼痛的部位没有特殊固定位置,因此这样的老人常感到头部这疼那疼。头昏则常表现为早晨起床后觉得头脑发涨或者头重脚轻,到了午间头昏的感受加重。约有一半以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这种症状。此外,出现睡眠问题。约有48%的抑郁症患者是以失眠为首见症状。
老年抑郁症的前期征兆还包括:多汗,遇到情绪激动或稍事活动便容易出汗,尤其是头部、躯干、手足部位多汗,甚至在热闹的场合多说些话也易出汗;心慌气短,患者表现得焦躁不安、情绪紧张、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感觉呼吸不畅,常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平时周身倦怠无力,语气声调也低微无力;食欲减退,胃部感到饱、闷、打嗝,食而无味,饭后胃脘部胀痛,自觉腹中有气上冲,嘴里发腻,甚至感到恶心欲呕;周身疼痛,四肢、肩部、膝关节、背部、腰部疼痛酸楚,检查发现不到异常,然而总觉得浑身不适,双脚和小腿发凉,采取保暖措施和药物处理后仍不见效;眼花耳鸣,感到视物模糊,看书看报觉得两行字在相互移位或颤动,但眼科检查却又正常,休息或睡觉前、或者在一阵紧张嘈杂之后耳朵内会出现各种声音,患者因此烦躁不安,久治难愈。如果出现以上这些征兆,就要警惕老人家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老年人面临突然出现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抑郁,这是正常现象,并非病态。但如果出现持久的抑郁症状、并且向严重的程度发展时,就要考虑到是否得了抑郁症。这时要特别注意与老年痴呆症相区别,以免贻误病情、影响康复。
慈悲与欢喜,是两剂良药
作为儿女,首先要以慈悲的心来接受。当往日无私奉献的父母变得坚硬、无理、自私,不可理喻,是因为老了,透支多年的身体早已悄然变化,或许心智不再健全了。老年人的智力与躯体退化速度有时候比你想象的速度要快。
这个时候他们是弱者,而中年的你是强者。这种弱,足够触碰到人内心里的那种怜悯与痛惜,心里的慈悲就升起了,就会生化出无尽的宽容与接收。孔子曰: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慈悲对待老人,是做人的根本。
其次是欢喜。老年忧郁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独处、孤独)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预防要尽可能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及与社会隔绝感,增强其自我价值感、欢喜感。
比如,多表扬老人,多恭维老人,鼓励老人多参加喜欢的活动,多与人沟通交流;儿女尽量与老人同住,改善和协调好包括家庭成员在内的人际关系,让亲友、邻居多关注老人生活;鼓励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多种爱好等;由于老人对陌生环境适应度差,因此还应避免或减少住所的搬迁次数。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则可能难以摆脱抑郁的阴影,不利康复。因此,和睦温暖的家庭、适当的社会交往本身就是一剂良药。
老年妇女患上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要高出许多。因为女性要经历哺乳期、怀孕期、绝经期等,在一生中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激素分泌的影响,她们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绝经期妇女如果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则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抑郁症状,倘若当时没有接受正确、彻底的治疗,往往又会拖成慢性抑郁症,到了老年时会反复发作,大大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
所谓,岁月催老,年不锦时。
科普: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 自卑感
患者会表现的疑心重重,感觉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讨厌他,甚至鄙视他,这种怀疑感与精神分裂症的怀疑感不一样,它原发于情绪障碍,是由情绪低落而产生的。
2、 思维活动受限
老人大脑反应迟钝,总是称自己变笨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有时不能自己独立解决,并因此增加了已存在的自卑感。
3、 反复自我贬低与谴责
患者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把芝麻大点的事想象成为不可饶恕的错误,感觉谁都对不起,内心不断责备自己。
4、 情绪不稳易激动
有的患者会无故表现出焦虑、烦躁不安等症状,因而会长吁短叹或捶足顿胸;有的患者则是因为受到外界刺激发脾气。
5、 失眠
失眠是老年忧郁症的一大典型症状,以早醒为主要特征。凌晨醒后情绪非常低落,对于即将到来的白天及如何度过非常苦恼。
6、 全身性酸痛乏力
这是这类精神疾病的躯体表现,主要体现在穿衣、走路、吃饭等简单的日常活动上,由于全身酸痛乏力,患病老人需要下很大决心,费很大气力才能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国学妈妈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xmm777),阅读更多精彩文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