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知识付费在经历快速增长以后,便暴露出了炒作焦虑感、贩卖成功学、内容质量差、割粉丝韭菜等问题,用户的吐槽声不绝于耳,在现象级文章《罗振宇的骗局?》中,作者称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
知识付费所暴露的这些问题,只是知识付费野蛮生长过长中的原罪,就像共享单车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样,相信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自我净化和修复。
作为一名出版从业者,需要对知识付费保持敏感。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个人认为,知识付费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出版、教育、咨询的新知识付费模式,并且它快速培育了一个500亿级的新市场(这个数字有待考证,有说150亿)。知识付费模式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在众多的数字出版模式中,它的技术难度是最低的,这对于出版社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目前看来,知识付费是除电子书之外最靠谱的一种数字出版模式了。
知识付费给出版从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来自外部,挑战存在于内部。
首先是机遇,知识付费是一种数字化、轻量化、碎片化、移动化的信息获取模式,与出版这种物理化、系统化、场景化的模式高度互补。目前的知识付费是以碎片化软知识为主,图书则以系统化硬知识为主。知识付费为出版提供了流量的入口,开展知识付费会促进图书销售,已经被众多案例所证实。
知识付费同时为出版提供了知识的入口,由于知识付费的碎片化,内容深度有限。知识的学习是由点带面,由浅入深。用户在学习完以后,如果感觉不解渴,最终还是需要回到图书这种系统化的内容产品。知乎开设书店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知识付费为出版提供了将存量资源和作者资源变现的机会。任何一家出版社,都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资源和作者资源,但是出版业务对这些资源的挖掘是不充分的,而知识付费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并且现在的平台和工具众多,为资源的变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知识付费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出版社是自带IP、自带知识、自带流量,甚至自带用户和社群(可能并没有完全激活)。
知识付费给出版社在外部创造了大量的机会,但是出版社内部要张开怀抱迎接知识服务却并不容易。至少有三方面的挑战,一是传统的单书利润核算制,利润考核的指挥棒压在编辑头上,编辑不可能有太大的精力去研究知识服务的新玩法;二是传统编印发的垂直组织结构,响应效率低,不适合知识付费快速交付、快速迭代的特点。从目前出版行业的情况来看,民营书业和中信这种体制灵活的出版社走的更靠前,其他出版社短期内要想突破这两点,恐怕并不容易。三是缺少专门的运营人才。图书的运营与知识付费产品的运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前者是推销产品,后者是盘活用户。大部分前出版社的运营更多是媒体运营、活动运营,对于用户的运营并不擅长,在如何吸引用户、维系用户方面,出版社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