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我们仨》杨绛
《我们仨》是一本回忆录,杨绛先生、丈夫钱钟书,女儿阿圆三人相处的一些趣事和一些往事记录,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他们相知、相亲、相爱,过得那么真诚、乐观。
从文章的开头是杨绛先生的梦,一个找不到丈夫的梦,她老年时常常做梦,沉浸在梦里无法挣脱,在后来女儿住院后愈加严重,他们最好的女儿,阿圆还是走了。
从小到大我从未真正的面临着死别,我不知道那些披麻戴孝,满身白布的人们是什么感受,肯定非常的难过。死亡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值到临别的那一秒再无遗憾那便是幸福吧。杨绛先生痛失女儿,对于她对于钱钟书先生想必都是无法接受的打击吧。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
他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阿圆和父亲钱钟书会推测,哪个桌在吵架,哪个桌是请亲戚,哪个主哪个客,他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这是阿圆去世后,杨绛先生做了关于她的梦,梦到钱钟书让女儿回去,让她回家,女儿在杨柳树下如鲜花般的笑着跟对她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心中的热泪不止,心痛的无法呼吸。
书中不止写了女儿阿圆,同时也写了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的爱情连接,哪怕在老年,他们也经常牵着手散步,一起"探险",被杨绛先生说"笨手拙脚"的钱钟书,一生忙碌,但却竭尽所能陪自己的妻儿。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 ——钱钟书
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钟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像.我们的女儿确实像钟书,不过,这是后话了。
两人有孩子时,都想要孩子像对方多一点,他们真的很可爱,又有点幼稚,我们原以为的他们并不是那么的严肃,不是那么的遥远,他们也和小孩子一样,和我们一样的生活着。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家在哪里,她不知道,她还在寻觅归途。愿世界能对老人温柔相待。
缅怀,杨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