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选择》是谢丽尔在其丈夫去世后,和亚当共同创作的一本书,主要讲述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复原力以及我们该如何增强复原力。
那么什么是复原力呢?其实从名字我们便可猜出一二了,复原力是指“人们面对悲痛的反应速度和强度,而且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复原力。”当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面对或处理消极事件时,也播下了复原力的种子。根据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表明,有三个因素会阻碍复原力,我们称之为“3P”。
即:1.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2.普遍性(pervasiveness)
3.持久性(permanence)
3P理论的影响,首先是从个性化的自责开始的,这个时候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对不起,我很抱歉”之类的话。事实是自责会阻碍复原。当自责越来越少时,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在3P陷阱中,悲伤的持久力是最难的一部分,我对此感同身受。我外婆前年年底离开了我,特别突然,其实在前一周我准备回去看她的,后来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耽误了。为此我自责了许久,一直不愿意面对“外婆已经离开了我”这样一个事实。后面这种伤痛一直笼罩着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了,然后我又会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直到今年慢慢才有所缓解,特别是看了《当下的力量》那本书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当下。只要我们清楚这样一个点,很多事情,会释怀很多。
其实我觉得这两本书还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例如书中在第一章重新呼吸中说到“当我们接受了苦难,痛苦也就减轻了”。确实如此,正如当下的力量中说的那样,首先是要觉知我们的情绪,并去接受它。谢丽尔说“我发现,当我放弃与坏情绪抗争时,他们溜的更快。”
回顾我们身边的例子,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遭遇不幸的时候,我们往常会过分地小心翼翼,避忌谈及朋友的伤心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我们和朋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其实是因为我们选择性忽略了房间里的大象,文中用“缄默效应”来表述这样一种现象,即人们避免谈论坏消息的情形。
然而,有力的证据表明,对所经历的悲剧事件敞开心扉,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水平。“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你不会一个人经历这些,未来的每一步我都会陪着你。”
尼采说过“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我比自己以为的更脆弱,却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生活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创伤,有的很小,很快可以愈合;有的却很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从中走出来。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人类的自我修复能力的确是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就像是手被划破了会愈合、骨头断了还会再长好一样。所有目前我们认为很大的灾难,在若干年后,我们也许会云淡风轻地和朋友说起,因为我们经历了、成长了。只要我们内心坚信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作者说快乐需要付出努力,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日常小事---如和煦的微风吹拂的感觉。现在想想就觉得十分美妙,生活其实是一种态度,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它,你便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
好吧,就写这么多吧,重新把本书又温习了一遍,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平静与喜悦,生活一直在继续,当我们没有了选择A的时候,我们还有选择B的权利,这是任何人都剥夺不了的。所以生活是一种选择,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金句:
1. C.S.刘易斯说:“没有人告诉过我,悲伤会来得如此恐惧”。
2.世界上没有一种正确的方式能帮助所有人去面对悲痛或者挑战,所以我们没有完美的答案,也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答案。
3.人生从来都不完美,每个人的生活都存在B选项。
4.“悲伤,对世人轻语,却内在喧哗。悲伤不可言说,甚至超越性、超越信念,超越终极的死亡。人们视而不见,悲伤只在葬礼上昙花一现。”---安娜.昆德伦
5.“要理科生活,你只能回头看;而要生活得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索伦.克尔凯戈尔
6.“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7.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能够承受任何一种生活。
8.可见,与死神擦肩而过是有可能带来美好的新生活的。
9.无论你把快乐看成一种修炼、一种挑战、一种奢侈,抑或是必需品,它它都是每个人值得拥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