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火笼——儿时的取暖器
火笼,是一种用竹篾编织包装着的取暖物,状如竹篮。火笼实用,只要有木炭就能取暖。编一个火笼也不难,农村的人家,自家都种有竹子,砍个回来,请上做竹制品的匠人(老家称之为篾匠)。坚硬的竹子在匠人手中化为柔韧的竹篾,灵巧的编织中,一个火笼就做好了。中间放上便宜的陶器,盛上木炭,便可以取暖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便宜易得的火笼是家家户户的取暖器。
我的大舅舅就是个篾匠,因为幼时从楼梯摔下,瘸了一条腿,外公便让他当学徒学了这门手艺。那时的农村,日常生活用品很多都是手工匠人制作的。从晒谷子的晒垫,装稻子的箩筐到厨房用的洗锅的刷子都是竹制品。大舅舅喜欢一边干活一边抽烟。他干活的时候,彼时小小的我喜欢待在旁边看着。在烟雾缭绕中,看着竹子在舅舅手中化成竹片,竹篾,最后编织成成品,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记忆中,儿时的冬天总是异常寒冷。那时的冬天,每年都会下一两场积的厚厚的雪,屋檐下常挂着长长的冰溜,路边的红土冻出一层排列整齐的冰针,踩上去嘎吱嘎吱响。到最冷的那几天,大人们便会备好火笼,让我们拎着炭火去上学。家里寻常的火笼太大,大舅舅便给我做了个小火笼。这小小的精致的火笼,便成了当年冬日里我最大的幸福。
时代变迁,空调进了家家户户,暖手宝、暖宝宝也随处可见现。即便是在农村,也只有老人家在用火笼。大舅舅也已多年不做竹制品了。倒是在个别景点的手工制品铺里能见到不少别致的竹制品。
科技进步带来了更为舒适、更为便捷的现代生活。旧时的很多事物都失去了原本的用途,或者束之高阁,或者变为人们缅怀过去的物件,或者彻底消失不见。只是,陪着我们度过的那段时光,那份温暖却一直铭刻在了心底,在不经意间撩起了丝丝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