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关于格致诚正
格物致知,即物而穷其理,久而久之豁然贯通,众物之表里粗精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物理上升为智慧,达到知之至的境界。怎样才能格物致知?博闻之,强识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又是一个学思行的过程,才算是致知、彻底明白了。通常,结合经验“穷举穷析”,足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多数问题。事后再有反思,可以形成新的“得”。
诚意,就是不自欺,也是不欺人,因为欺人就是自欺。人自处的时候叫独,独发展好了可以是独立,发展不好可能是独夫,所以君子得慎其独。人独处的时候,做了不好的事,首先永远骗不了自己,因为“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自己就是那个决策者、执行者。也骗不了别人,因为“诚于中,形于外”。做了坏事,再善于掩饰,也会着下痕迹,神色、语调、肢体,因为人的神经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可能突然大幅扩容,既要处理新信息又要掩饰前面的错误,有异常的表现是必然的。长期为恶为善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容貌神态。心无愧怍则体泰安舒,广大宽平,久而久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故有“富润屋德润身”之说。诚意是德识与行动的合一。
正心,主要指不要受负面情绪的控制,被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好乐、忧患控制,人的心态就会失衡,也就是“失其正”,也叫“心不在焉”,就会一意孤行做出可怕的事情。“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佛家讲,一念嗔心起,千万障门开;嗔火能烧功德林,都是讲正心的道理。菩萨重因,众生重果,众生看到的只是眼前的果,一旦不称心就容易情绪失衡。正心是是情绪上的正岐,不为负面情绪所役是现实生活中极重要的修炼。(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