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是在抱怨说自己学的东西记不住,但是其实他根本没有用心去背过。记忆虽然有一些技巧,但是死记硬背总是免不了的,当然我们死记硬背也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背。记忆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循环的记忆是必须的,很多人认为这很痛苦就放弃了,要么说死记硬背没有用,要么就找借口说自己记忆力不行。你不能说自己看了书,写了一点笔记,然后看着书念了一遍就说自己是在背了,第二天就忘了,然后就说自己记忆力不行,但是如果按你这样却能够把东西记下来的,那都是天才,可是世界上天才不多,能人却不少。
要记忆,首先是理解,首先是弄懂一个东西。比如我记一个概念,“功利主义”。那么如果我单记住这四个字是没用的,而且还会被其字面意思误导。人们很容易会认为功利主义就是功利心很强,做什么事都讲求利益。但是其本意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弄清概念的意义是理解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将这个概念放在大背景上,也就是说,我们在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概念呢?我们什么时候会谈到功利主义呢?这个概念是在哲学和政治学理论里的,当我们在讨论什么是美好的社会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概念,即美好社会就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最后一步是,死记硬背。盖上书,在脑子里默默地回忆一遍:功利主义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然后想想他的背景和与他关联的概念。然后在这一天之内,最好是晚上睡觉前,又回想一遍。第二天又在回想一遍。然后过一周又回想一遍······循环往复,概念才在你的脑子里扎了根。
我们需要把记忆和理解暂时区分开来,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最开始的时候它会在我们脑子里形成一个模糊的印象。然后我们开始将这个模糊的印象植入脑中,经过多次记忆,它会扎得越来越深。而到了深层之后,其实我们不仅是通过重复而将它记住了,更重要的是,它到达脑的深层后会和更多的概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模型,之后我们就很难遗忘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加深了理解,因为它和其他概念的互动使它从模糊变得清晰。(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多遍书就会有更深的理解的原因。)
继续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这是怎么发生的,我先知道了功利主义的概念还有它的背景,但是现在也就仅此而已。通过多次的记忆,它根植于我的脑中的深层。之后在我的大脑中就会将功利主义与其他概念相比较,比如古希腊的快乐主义和康德的绝对主义······渐渐地它就完全在我脑中保留了下来,不仅是记住了,也是理解了。
综上所述,可以说我们的学习是按一个 浅理解-死记硬背-深理解 这样一套程序来的。当然了,死记硬背也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如上所说,我们不是短时间内记忆几十次,而是在适度的间隔里重复。这样,死记硬背不仅是作为一个记忆的方式,而且也是一个加深我们理解力的过程。如果你想学得有效,那么它是我们学习中很难跳过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