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变现训练营,一班——25号——刘白白
为期30天的训练营今天结束,在帅小冰老师和班长们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真正的养成了自我阅读的习惯。
这个训练营叫“读书变现“训练营,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让你通过读书进行变现,赚到钱,相信很多同学也是因为这个吸引过来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训练营最核心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教了你读书变现的技巧,而且慢慢的把你往产品经理的路上推。既有技巧又有心法,可以说是一次自我的全面提升,这30天坚持了每天打卡,每天做作业,接下来就来复盘一下这30天的收获:
5月25是我第一次打卡的日子,那天早晨我5点半就自然醒了,因为刚听完开营大课心情太激动了,那天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把前五节课和3节先导课重复的听了好多遍,我认为打好前面的基础才能有更好的成长。
上午:前五节内容全部听了完毕,第一遍笔记完成长。
5.25日,通过先导课的复听,我自己对课程的脉络把握更加的清晰,我自己听课喜欢按照自己的脉络来进行重新组合笔记我称之为“上帝视角”笔记,对于前5节课,听课两次之后对笔记进行了自我组合,内容体系根据自身理解重新打乱组合,同时,之前的读书变现课的内容也融合了进来,通过对第一节课的了解,发现对于阅读本的正确使用是打好阅读基础的关键,而阅读本解决的四个问题正是困扰自己很久的学习读书问题,这个本子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这一天就这么忙碌的结束了,感觉到了无比的充实。
5.26,根据小冰老师的课程指导,我开始关注到了阅读速度的问题,其实我之前接受过速度的训练,所以对于里面的门道还是蛮清楚的,在这里面我想说几点对于快速阅读的感想:
①速读是技能而不是枷锁,不做偏执速度的魔鬼,丢失内心的本真。有的书可以略读、有的书适合速度、而有的书却要静下心来一字一句的精读。所谓的速读,并不是一种速度读所有的书,更不是一种速度读一本书。要做到有张有弛,有快有慢,有的书你就应该停下来慢慢阅读,这是在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的同学总结的太好了,首先你需要你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你是寻找文字中的美?还是提高自己的认知维度?还是为了快速读书进行搜索信息?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读法。个人感觉,如果想成为一个职业读书人,在书中搜寻信息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把苹果阅读和速度结合使用会更好,而其他的时候,或许不必偏执于速度。
②知识储备会对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产生无形加持效果。个人感觉有一个无形限制人阅读速度基本因素,就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量。做一个假设,一个人读完了世界上所有的书,那么他读每一本书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可想而知。回到现实,书是读不完的,但是读的书越多,掌握的知识储备量越大读书的速度就会越快,因为这是大脑储备的知识在无形中给你进行加持。
③专注力对我的重要性。对我我个人来讲,读书的时候,你必须专注意力,没有专注的速度真的是白搭。个人来说真是让读书走神折磨的不轻,还得多多的克服这个问题,加油加油加油!
④速度的方式总结体会。消除默读、带着问题搜读、减少每行聚焦、略读速度慢读结合、搜寻关键词、拍照法。(我只能说,每一个都是那么的美丽动人啊,每做到一个就能提升一步,不过个人体会来说,速度的技能内化还是得找到那种感觉)
5.27,这节课对我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因为这节课老师讲了一个重要的阅读方法“苹果阅读法”,什么是苹果阅读法?就是问一个你想从书中得到的问题,然后借助苹果格子纸,用1个小时快速的摘取书中的重点内容。刚学完这节课我就迫不及待的进行实践了,我用《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进行二次苹果阅读法,摘了一次苹果,摘了一次橘子,两次分别耗时间80分钟和70分钟,相比于之前慢慢的看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倍,当看完一本书的时候,那种自豪感就别提了,真是爽!
苹果阅读法,让我充分地感受到了集中注意力带来的高效率阅读,在读完梳理出关键词脉络之后真的是成就感满满的,马上用语音进行了自我复述,再一次理清了一次脉络,加强了认知感受。 所以这个方法我会充分的利用起来。不过,这个方法既然好用,肯定在用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记得我用了3天的时间,基本把打卡区的同学心得笔记全部整理了一遍,然后我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到了5.28,小冰老师告诉了我们选书的技巧,这节课我开始认识到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因为我之前几乎看的都是自我成长类的,对于文学书籍并不感冒,所以老师让我们推荐书我的时候我也都是推荐了一些偏实用的,我推荐的3本分别是《囚徒健身》《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穷爸爸富爸爸》,这三本书可以说为我的人生打开了3扇大门:正确的追求健康、金钱观和工作观、人生路难怎么走,可能是处在20几岁的时候对于思想进阶的渴求吧,我很上瘾对这种书籍阅读后的满足感。
在接下来的一天中,小冰老师承接着上一次的课程,教会了我们选择人生的书籍之后,就开始教我们进行创作读书产品时候的选题技巧了,说白了选题就是选一出类拔萃的好书,自己就像一个星探一样,在茫茫的网络之中搜寻那些明星书籍,如果我们找到了这种书,我们写作的起步就会比没有选好书的人高很多,记得小冰老师说过一句话:选到了一本好书就好像挖到了一个金矿一样,就是这个道理。
听完课之后,我就开始进行实践了,我分别浏览了4大图书网站,从中选取了一本我认为2019年出版的热门书籍《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这是一本传记类的书籍,是由俞敏洪首次亲自完整地讲述创业发展历程,以俞敏洪本人的创业经历为素材,以新东方集团发展史为背景,刻画了一个企业完整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团队、管理、与竞争者甚至社会各界的关系等问题,同时作者还进行了自我深度剖析,真实的描绘出了一个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众多读者对本书的最高评价就是:实诚、诚恳!这本书就如俞敏洪的性格一样,耿直真实的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创业家在创业路上遇到的问题、掉过得坑,尝过的酸甜苦辣。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只有场景和故事,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评论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用“真性情”来形容。
可能大家之前对传记类的图书并不是太感兴趣,可是你知道吗?查理芒格最爱看的书籍种类就是传记,他曾说过:我们要充分了解你出生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而传记不仅能够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儿,还能了解那个时代最成功的人都是怎样成长的,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大量的经验为我所用。而俞敏洪正是我们新时代的典型的创业家,所以这本传记我觉得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接下来的这几天中,老师分别传授给我们卡片阅读法来积累我们写作的素材,主题阅读法让我们达到单点的迅速突破,还有最后的终极费曼读书法。这三天的课程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有画龙点睛之笔,还记得老师说过的纳博科夫和钱钟书,这两位大作家靠着他们无数的写作卡片创作出了名篇著作,小冰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想做到心中有东西写,那么积累卡片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小冰老师又拿出很大一部分时间来讲解了如何用卡片进行创作,可见卡片阅读是多么的重要。关于主题阅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如果和阅读一本书》在书中,主题阅读被称为终极的阅读方法,他综合了一切的阅读技巧,来让我们迅速的针对同一主题阅读不同的书,已达到一种同作家进行头脑风暴的状态。而对于费曼阅读法,只需要记住一句话,从头开始读,尽量的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为止,然后再从头开始读。就这样一遍遍的不断重复,不断回忆,不断找回你之前丢掉的东西。
在作业中,老师让我们制定一个主题书单,作为参加读书训练营的学员,我当然是遵从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中的第二阶段的阅读方式中的选书方式,推荐了和专业有关的专业性书籍,包括如何阅读、如何写作。
第一本是《书都不会读,你还想读书》:豆瓣评分7.2分、作者:二志成 郑会一
推荐语:我喜欢读书,但是我一直困惑,读书真的能给我我带来改变吗?没有人给我一个继续读书的理由,因为读了10多年的书,我依然普普通通。以至于我一度认为读书能改变人生、让人成功完全是扯淡,不现实。可读完这本书之后,作者用他的实际行动的结果扭转了我这个错误的观念。作者用讲故事的形式,生动的阐述了他是如何通过读书改变人生的,从一个差点儿被辞退的职员,变身成为成功人士。从他的故事中,我学到了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心态,还学到了一个读书小白正确的读书成长计划——3个读书阶段。这好像捅破了我那一层惧怕读书的窗户纸,不敢读、不会读、读书没有用在这本书里都不是问题,他就像一位虚拟的导师,一步步指导你鼓励你开启你的阅读之旅。如果你还在为读书找一个理由,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开始读书,如果你还怀疑读书是否有用。翻开这本书,它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第二本是《这样读书就够了》:豆瓣评分7.8分、作者:赵周
推荐语:我是一个学习重度爱好者,曾经2年内,我读了200本书,但是我的生活却没有因此改变。我常常想,为什么?
难道很像电影里说的,知道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吗?真的是书本和知识本身出现问题了吗?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知识本身没有错,而是学知识的人学错了作者在书中一直强调一个概念:不做无用的阅读!什么意思呢?就是读了书,学到了知识,但是如果没有让你自身发生改变,那么读书一点用都没有。本着这个基础概念,作者用一种叫“3张便签”学习方法,贯彻到了学习的方方面面,从如何正确学习知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到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全方位的介绍了一个现代职场人士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如果你还不懂得如何学习,那么这本书你真的不应该错过。
第三本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豆瓣评分8.4分、作者:[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面对一本书,我常常感到恐惧,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应付书中密密麻麻的知识,大脑经常被他搞得一团糟。就像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普遍有大学文凭的人,却只能读一读简单的小说,碰到那种结构严谨细致的作品或者是需要进行严密思考的章节,大脑就宕机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通过本书,我找到了详细的答案
本书把阅读分成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层层递进,互相融合,其中以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为内核,重点阐述了如何阅读一本论述型的书籍,并且给出了很多实用的阅读理念,这一套方法可以用“通透”两个字来形容了,全书作者一种高层次的思想在引导读者进行阅读,不仅仅停滞于术的方面而更高的是道的层面,通过阅读本书你能够更加理解阅读一本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让我特别欣慰的是,本书的后面附录的70多页的额外内容,包括推荐书单和书中提到的阅读方式所对应的练习题,可以说是一本真正的即学即用的阅读宝典
第四本是《快速阅读》:豆瓣评分7.9分,作者:[德]克里斯蒂安•葛朗宁
只在电视上看过那种“一目十行”的天才读书,觉得这是一般无法学会的技能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速度法真的是天生吗?答案是,通过刻意练习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可以学会也就是说,你也可以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目十行”。
作者提出了“视觉阅读”进阶法,用实用练习、趣味测试、知识普及和“视觉卡片”等阅读辅助工具,帮助我们从分行阅读到逐段阅读,再到整篇文章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逐步学会调动五种感官、集中注意力、培养理解力、增强记忆力、提高阅读速度,通过练习能让你逐步变成阅读高手。如果你还在抱怨没时间看书、嫌弃自己读的太慢,那么这本书能够有效的帮你克服这些难题
第五本书,《写作这回事儿》:豆瓣评分8.9分、作者:[美]斯蒂芬·金
如果非要推荐一本大师的写作书,那么就是这一本了。为什么?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将众多自己的名著的创作过程公之于众,坦陈自己的私心好恶,要问他有什么著作?其实也不多,也就写了200多部短篇小说和40部书。说是一本教写作的书,但是作者却用故事给说了出来,内容过于真实,以至于让人读的是那么的顺滑无阻。如果我要选择一本学习写作的书,那么我一定选一本大师级作家写的大师级别的教你写作的书。
到这里,第一部分就结束了,在这一部分,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读书的技巧,接下来的第二阶段,小冰老师就带我们开始寻找创作产品最重要的心法了。最初一节课,老师说要帮我们找回写作的初心,我就很纳闷,写作还有什么初心?来这写作不就是能写出产品赚钱吗?可是,听完课之后,才发现老师讲的东西正是我这些年最缺少的那些,写作中最本真的东西,那就是说真实,讲真感情。之前做自媒体,都是迎合着读者的心理走,完全没有我手写我心的观念,当听到老师朗读王小波的情诗、鲁迅的童趣、史铁生对母亲的追忆、闫红的小舅老爷,我才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缺的不是一点半点。从那天起,我似乎有些懂了,所谓的我手写我心就是写最平凡的故事,彰显出最动人的感情,之后我又看了一遍课程,又听了一遍老师诵读大师们的作品,他们写的就是真的是平凡的小事儿,一件件任何人都可能经历过类似的甚至比他们精彩的事儿,那为什么我们就写不出来?
我们没有心思回忆起过往的令人感动的小事儿,生活太快了,每天睁开眼,为了一天的操劳先在心里默默的叹一声气,然后投身忙碌,终于结束了一天的操劳,我们要消闲娱乐一下,我们要照顾孩子。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木心口中的《从前慢》,蛮幸运的,作为一个正在接受正规写作训练的普通人,我将要做出改变了。读大师的文章,体会小事儿中的动人,写自己的小事儿,别让自己活过每一天之后就忘了。
除此之外,老师在这个阶段还特别强调了古典文学的重要性,还记得老师上课时候说的话,古典文学是经历了千锤百炼后流传下来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凝结,这些作品流传至今无不经过千锤百炼,之所以经久不衰也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一种社会主流文化。一个合格的写作者,需要把自己融入这种主流中,只有身在主流中才能懂得如何运用用主流的思想来影响更多人,改变更多人。其次,所有的经典和名著都是每个时代最厉害的人群的智慧结晶,如果不去研读你可能丧失进入最经典最主流精英群体的机会,这样你会发现你无法开你的视野,你也没办法跟精英聊到一起去。还有重要的一点,人的精神世界,几乎源于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缩影,可以说其中的内容是社会和人的真实写照。而人们一代代不断的受到文学巨著的影响,也在一代代的将社会和生活反应在文学巨著中。所以,如果你能理解文学巨著那你也就能更好的理解现代的社会和人。从这个角度来讲,作家的精神世界,都是来自之前一代代作家的作品之中,无一例外。所以,之前的经典著作变成了现代文学的解码器,你唯有读懂了古人的作品你才能更好的理解后世的主流文学大家的作品。就拿《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的观念来说,如果你想真正的读懂西方文学,那你就必须知道《圣经》《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是一样的道理。
这种作品的语言风格既简练又深刻,发人深省。我们如果要想建立起写作风格,从这些多大师的古典文学作品开始模仿是最好的。所谓的简练又深刻,就是语言简单但是能表达出深刻的含义,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歌,《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歌仅仅用了28个字,刻画出了一副内容极为丰富的游子出行在外的落日旅途画面,短短的几句话却包含了12个让人历历在目的实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我想这就是课程中所说的:用清楚、简洁的表达,来呈现出不偏不倚的现实吧?通过对12个名词组合的体会,我很容易感受到文中处处透着一股哀愁凄凉的情调,让人不自觉的感到压抑,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内心的那种苦闷的感情。这大概就是老师口中所说的简练而又深刻。
心法的讲述告一段落之后,小冰老师给我们讲述了精读文章、书评和分销文案的创作方式,可以说在给最后一阶段的大产品创作进行预热,在学习书评和分销文案的过程中,我掌握了一种很重要的写作语言“种草语”顾名思义,就是让别人看了你写的文章就想种草你的产品,这便是一篇卖货书评和文案的最好的结果了,听到这里起其实自己的心早已经开始痒了,于是自己也动手创作了一篇书评《如何阅读一本书》
题目:经过二战的洗礼,历经79年风靡至今,这究竟是本怎样的阅读工具书?
它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本论述阅读技巧的殿堂级经典著作,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介绍阅读技巧的书,非他莫属。本书初版于1940年出版,新版于1970年由“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增补修改,出版至今将近有80年了仍备受追捧,这恰恰也是本书令我惊讶的地方!我带着好奇读完这本书后,终于懂了他为什么能经得住岁月的考验了。因为书中记录了一套永不过时的读书技巧!这本书在豆瓣的评论数达到了48000+,综合评分达到8.4分,这种这么多人评分却依然能达到8分以上的工具书,我几乎没有看到太多,足以看出书中的这套技巧多受欢迎。
书中将阅读划分为不同级别的4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依据这4个层次,构建出了一套系统的读书模型,书中的理论和技巧都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循序的剖析一本书的乐趣。梁文道评价这套阅读技巧说:将阅读划分了不同层次,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种最了不起的一个想法,可见这个想法的精妙之处。还不止于此!俗话说,治病治标不治本,一切努力都白费。我认为《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从“术”的层面教会我4层阅读技巧,还从“道”的方面打破了我的思维局限,书中的“以自身理解和思考为基础的主动阅读”观念深入我心,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时的思考方式。我想,对于我这种阅读小白来说尽早的掌握一套阅读心法更为重要吧?毕竟只有掌握内功心法,才能把十八般武艺发挥到极致不是吗?
我曾阅读过不少跟阅读技巧有关的书比如《深阅读》、《快速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等等,这些书中虽然各有新奇的理论,但是远远没有这本书中的内容来的全面和深刻。就拿本书的第三篇“如何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作者用了整整七章,将图书种类分成了7大类,阐述了各类别图书的阅读技巧和心法,光这一点就是其他书所不能比拟的。我想这种细致的态度正是这本书成为经典的原因吧?总之,不论是从革新阅读思维还是学习阅读技巧,这本出都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迪。很多人问,这本书可读吗?我想说:必须读!
所用原理:
权威法则:梁文道的评论
社会认同:豆瓣48000+评论,评分高达8.1分
稀缺法则:将近80年的历史的工具书,经历这么长岁月的工具书很少见。
喜好原理:同其他阅读书比较,再次强调了这本书的优势。
最后用的也是种草语言,尽量的表现了自己的感受了
通过写作出一片书评之后,自己能充分感受到原来在一篇文章可以用到如此多心理学的知识,感觉非常的奇妙。
通过预热阶段之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式的进入了产品创作阶段,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产品创作历程,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创作产品都需要做什么准备。听完课之后,我也对自己的成长计划进行了规划,首先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1、我的使命是什么?我自己定位还是蛮清楚的,我要做知识付费产品,让那些在大学生活中还在迷茫的学生因为我而做出一点点改变
2、为了实现这个使命,我需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必须要自己先成长成为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要走完自己的一阶段的英雄之旅,毕竟要做出一点成绩来你猜能有资格和能力去影响别人。
3、怎样的信念价值观能帮我达成使命?不半途而废,不放弃。如果每次做一件事情遇到困难都半途而废,那么这一辈子终将碌碌无为。快就是慢,少就是多。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稳扎稳打,不贪多不求快,不让自己陷入焦虑,那样很容易放弃。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开动双手,实践起来。
4、我应该掌握哪些关键只是和技能?读书能力、创作产品的能力、产品运营大的能力
5、怎么迈出第一步,什么是里程碑?读书、读书、读书!写作、写作、写作!
6、哪些人和资源可以帮我我实现目标?同学和老师,最重要的是先做好自己
我的核心优势?我年轻、我喜欢读书学习;我做过一年小编。在自己的能力圈做事是没错,不过自己现在还是处于扩张能力圈的野蛮时代,自己要做的就是努力的扩充信息,提升自己的模式
我不相信遥远的救世主,因为我一直同意,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在自下而上的发展着,而能够更好适应生活的人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卦能动性!关于强势文化,我自己是用英雄之旅模式来理解,每个人都想做英雄,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英雄之旅,你过你的产品符合这种文化价值观,那么效果不会差到哪里去!遵循进步回路、高频回顾,开始进行实操。选题要垂直,积累丰富内容,你的选题自动会冒出来!!!多练、多复盘、多总结,对于一种读书产品,先做到极致。
明确了自己的IP使命时候,我开始进行自身产品解析+自我剖析:
1、我想做的产品是关于《大学4年如何进行自我增值》(初步的想法,主题不会变,题目可能会变)
2、课程的初心:
我自认为,我4年利用的非常差,如果我有现在的认知观念,我大学四年一定会过的比现在更好,成就比现在多得多,或许现在已经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了。所以,如果大学生能有这么一门课程的引导,那么这4年时间,足以让自己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3、大学生的痛点(主观感悟):
①大多数大学生困境:目前,大多数的高校生都面临着毕业后就业困难的困局,或者是找不到自己称心的工作,这是为什么?
②安于现状,没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人生规划混乱,不知道一个人的目标在哪,要干些什么,浑浑噩噩的渡过大学四年,完全不知道如何增值自身
自身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
终于,面临毕业,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学到,自身没有一点竞争优势,然后重新一点点找工作,一切又从零开始,大多数人又是随随便便的进入了一家企业,毫无规划,之后陷入恶性循环,在工作岗位萎靡不振.........
4、我的四年经历
①我之所以想做这门课程是基于我对大学4年生活的感受,我本身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的课程都包括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礼仪实务》《财务会计》《国际营销》。。。。。看起来很多很高大上是吗?结果是,专业课一无所获、天天的纸上谈兵,实践活动没啥用处,老师应付了事,学生跟着糊弄。其实我从大一就已经认识到了大学的这些现状,于是我觉定我要自我改变,而不是继续受到环境的影响。
②我怎么做的?举个例子,大一的时候,我是班长候选人,因为我自告奋勇的在军训期间担任了10天的小班任务,我认识到了,当上班长之后我就会无比的忙碌,忙于对接老师,忙于和学生会的人周旋,忙于处理班级的各种关系。这跟我的大学规划完全不符,于是我推掉了班长的职务,当然因为这样,我不需要在课上多么的迎合老师做表率,我也可以适当的逃逃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在上课中看自己喜欢的书。。。。等等(当然即使这样,我大学的课程也是全部一次通过,最后毕业设计都是属于比较优秀的)
大一阶段:抛去了一些莫须有的烦恼和忙碌,我开始不断地将精进自己,怎么改变自己?我其实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创业,于是大一社团纳新的时候,我报名了各种创业社团,也出去对接过各种业务,但是没有什么成功。大二阶段:主要在围着吉他社转圈圈。不过这一年,我接触了唯库,恶魔奶爸,跟着奶爸的规划学了一段英语(因为贪多,急于求成,最后放弃了。知道今年我才想明白我当初为什么放弃),这一年没有什么有成就的事儿。大三阶段:对接老师,进入了自媒体行业,自己打拼了半年,然后进行《王者荣耀》系列文章写作,实现了月入过万的一点成就。然后开始组织自己的工作室,不过最后由于自身管理和没有找准方向的原因,失败告终,经营一年后失败告终。只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新媒体从业的经验。大四阶段:疯狂的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唯库上疯狂听课,然后接触到了各种读书的方法,最后有幸知道了读书变现,一直到现在。对于产品的初步规划其实大体框架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不过细节需要和同侪一起讨论。
到这里,产品的初心和目标都确定了,然后在小冰老师的带领下,终于开了拆书稿、说书稿、书单课以及读书会等大产品的学习。
关于对听书稿心法体会,首先要有交付感,就是要把书的精华交给读者,还要保持前倾45°的服务别人的态度让别人听懂。时刻问问,读者是不是听得懂呢?听不懂没关系,我再给你举个例子。(把你的文章写到让老妇人都能听懂)你要带领着大家,引导着大家(评书的感觉)切忌,虽然是交付,但不能是提炼全书的干货,而是要经过自己的加工转化,然后返给用户。此外,你写的文章要有逻辑,必须按照有头有尾的顺序进行写作,不能随意的穿插乱跳,这样会不方便听众的理解。
关于听书稿的写作,听书稿大致分成了3部分:
总:介绍书、介绍作者、介绍好处。分:摘3-5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每个分论点结束后都需要有个小总结,分论点之间要进行过渡。总:整本书再次总结。
在写作的过程中,你还可以利用4个小技巧让你的书稿更加吸引人::1、由难到易:将难懂的词句说的通俗化,联系特别生活化的场景和概念。2、由高到底:日常的现象,说出背后的科学原理概念(高大上),变得科学化。让人感觉到信息的落差,制造玄机。3、从已知到未知:同一件已知的的事件,深挖隐藏点,告诉他,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形成一种新的交付。4、是非落差:把作者过去的认知强行的翻转。
再来说说拆书稿,相对于说书稿来说,拆书稿更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当你精读完一本书,将一本书拆成5-10个部分,每部分1000-3000字,各有一个小主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带领读者有场景化的完成一次线上学习,借着读书人的引导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启发。要求读书人在制作产品的时候结合大众现状,把书里原来的内容,通过编排推到读者身边。他的作用很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读书产品而已,还能用于做其他产品,其实拆书稿本质就像一场线上读书会(樊登读书会、麦加陪你读书、十点读书、有书共读),一本书就是一个小型系列课。这种课程能够打造很有粘性的主题社群,读书成长品类IP。
说完了拆书稿的形式和作用,再来说说对于操作步骤举例。
虚构类书籍案例:《了不起的盖茨比》解析:全书一共分为8篇,开头、中间、结尾
首先用倍速阅读法进行阅读,对书的内容大题有一个了解。阅读的同时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如何把本书的主要内容同生活联系起来?锁定一个什么线索,来作为拆解本书的主线呢?然后,要围绕主线提问题,确定好每篇围绕的主题。按照故事情节发展,根据不同的节点,进行布局主题文章。最后就是回到书中,按时间发展顺序把故事捋顺,把作者倒叙、插叙的内容找出来,回归到时间线上把每一篇的提纲都列出来,搜集你亲身经历的例子、你在网上觉得特别好的例子、为你核心主线服务的观点。
非虚构类书籍案例:开头,说明本书的立意,重点介绍作者本人;中间,进行全书的讲解;结尾总结。
首先,通过上网检索、查看非正文部分、快速阅读,梳理出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找出作者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核心观点、加重要实践操作。一本书的概括。然后,进行框架重组,根据立意来进行谋篇布局。最后,进行苹果阅读进行摘苹果写作
不过,写拆书稿时你要注意,起标题有新媒体范儿、整体行文使用自然语言。而且你要明白,不只是对书籍内容的简单概括。在整理了书中内容的基础上,帮助读者加深对书籍的理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给与他们启发,让读过书的读者收获新东西,让你没读过书的读者产生阅读此书读的兴趣。加一些自己的东西。正文部分写作其实没什么特殊要求,符合平台字数、不跑题,围绕着你设计的主题去写,可按照引用原句——提出问题——强调核心观点,这样的顺序去写,不要写流水账,不断的强调观点和总结,尽量多的使用自然语言。
说完两款读书稿件的写作之后,老师还特别解析了读书会的操作方式,因为如果作为一个读书人,你是有一个使命是让更多的人读起来的,这是做读书会的初心和目的,在3节课的深刻解析中,我深刻了解了线上读书会和闲暇读书的操作流程,最后小冰老师还对自己的“柔与韧”的读书会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成型的读书会该具备哪些特质。
以上就是对于这个训练营的总结。
临近结营了,回顾了一下将近30天的学习,真的是收获颇丰,我只能说,太值得了,在这个训练营中不仅仅学到了各种阅读写作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起了天天阅读的习惯,真的是一天不读现在就难受了。
临近毕业了,最近蛮忙的,就在断断续续的时间中写了一篇听书稿,写了几篇书评,也不知道合不合格。前两天听老师讲产品课,然后规划了自己的产品,放眼望去,规划容易,实操就是慢了。我决定,必须先写出优质的说书稿和读书稿然后慢慢积累,把书单课提上日程。最后,再想产品的事儿。慢慢来,慢慢来,慢慢来。
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够早日的取得成功,也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创造出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