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哪儿上大学啊?”
“南京”
“南京哪个大学啊?”
“A 大学 ”
“哦,没听说过。”这个时候你就只能尴尬的笑笑,错开话题。
这样的情况虽然只是时有发生,但它就像一根暗刺一样,平时隐藏的很好可是一碰就痛。
自从高考失利之后到现在的大学,我再也没回去过高中。不愿,不想,不敢。我羞于承认我自己的失败,就像我羞于承认我现在就读的大学是个二流大学。于是我自欺欺人的一边安慰自己这所学校也很不错的,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多少也是个一本院校,分数线也不算低,一边抱怨这个学校快递太远了学校太小食堂饭菜不好吃。最后在我复杂矛盾的内心里,我偷偷地给它定义为1.5流大学。
进入我所谓的1.5流大学两年,渐渐地认识了身边的很多人。大学从来都不是乌托邦,而是大熔炉。有的人从小城小镇考上来对自己不够自信,小心翼翼地做人做事生怕给别人添麻烦;有的从新疆西藏的边远地方不远万里到内地上大学希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结果失望的发现原来哪里都一样;而这个学校更多的人,是像我一样没有去到理想的大学,自以为第一志愿应该没问题,于是随便填了一个第三志愿结果就到了第三志愿的这个学校。
什么我离上外分数线就差几分,什么我本来是报的是南大武大中科大,乍一听上去很可惜吧,很值得同情吧。第一年这样,勉强可以原谅,第二年第三年还在老生长谈就不再值得同情了。然而事实是,后者这样的人真的不在少数。我的一个同学A,家境优越,高中是省重点学校,然而高考失利到了我们这所1.5流大学。高中的她尽管高考失利但也仍算是个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而到了这个大学,又怎么会甘心。于是她抱怨,抱怨食堂还没有高中的大,抱怨宿舍条件不好,抱怨学校环境,抱怨选课考试,甚至抱怨南京这个城市,抱怨一切。她不学习,不参加社团,不听课,玩游戏,周末出去玩或者宅在宿舍玩手机电脑。大学对于她来说,只是混日子的。
在她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缩影,看到了许多像她一样不甘心失败不愿面对失败的人的缩影。上着二流的大学,却在内心以依旧以一流标榜自己,然而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却时时刻刻在提醒这自己,于是就成了1.5流。
你可能会说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高考也是每个人都难以忘记的一段经历,对成功者来说是辉煌,他们可以很快云淡风轻。对失败者来说确是痛苦,是很难拔除的暗刺,承认失败从来都不容易。但是只有承认,只有面对,化不甘心为脚踏实地的向前看,才有未来。
如果你在意的是名校的头衔,那就勇敢的选择复读或者立志考研;如果你追求的是就业是个人前途,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社交上。
一流就是一流,二流就是二流,并没有什么所谓的1.5流,自欺欺人的1.5流连三流都不如。所有不甘心放不下的我们你们,不承认不面对失败的你们我们,到了清醒的时候了。未来有无限可能,只要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