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会有轻微剧透,慎点。
以下是吐槽时间:
最近突发奇想,心血来潮,想看一些国产剧。在因缘巧合之下,知道了《镖门》这部戏。一看简介和海报,立马决定把这部剧提到我最近的日程计划中去。因为是霍建华和贾青主演的,这在颜值上就有了保证,其次这部剧的题材还算是比较新颖的,它聚焦中国传统的走镖护镖行业,也算是有捎带上一些武侠的因子吧。对武侠我永远难以抗拒!所以我在这周末像吃了鸡血开了外挂似的一路狂飙,按着一天十几集的节奏,成功在三天之内把38集的年代巨制大剧给追完了。
我看完后,内心真是十分惆怅啊。我只能咬牙切齿地说一声“编剧,算你狠”。虽然这部剧的编剧是我十分喜爱的《道士下山》的原著作者徐皓峰。可是我还是要表达一下我的愤懑之情!按照以往的追剧体验,年代剧总会体现主角的成长历程,主角顶着“主角光环”所以历经风雨都能东山再起,顶多就是命途多舛了些,但是其他的一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呢,主角的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要学会面对死亡。而身边至亲的死亡必定会对主角的心灵造成重创。这部剧也毫不例外,主角刘安顺在他有限的一生中至少经历了三次至亲至爱离开人世的痛苦。第一次是师父戴海臣的死,第二次是母亲的死,第三次是爱人路遥婷的死。这对安顺来说都是难以言喻的重大伤痛,但他也在一次次面对死亡之后,蜕变得更加成熟、睿智。
所以呢,你能想象我为什么会这么郁闷了吧!因为我这么一个玻璃心的人,看着快要大结局的时候一集死一个人,特别是在大结局的前一集女主角也死了,那种感觉真是犹如站在大平原上,周围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啊!
吐槽归吐槽,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部精品剧。作为中国电视剧史上最后一部“四星联播剧”,它有着强大的金牌班底做靠山。该剧由有“中国第一编剧”之称的邹静之担任总监制,由电影《一代宗师》编剧和小说《道士下山》的原著作者徐皓峰担任编剧,导演为张黎导演工作室核心成员导演韩晓军,曾任《天下无贼》美术指导的赵海也倾力加盟,为本剧艺术品质保驾护航,摄影指导黄伟的电视剧代表作《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人称道,同时集结国内一线武术指导张伟国加盟。如此高级别电影配置的幕后班底,使得《镖门》成为国产剧中少有的具备电影水准的高质量精品大戏。
除了画面为人称道,剧中对历史细节的真实还原也让人为之动容。该剧的背景设定在清末民初,人物前期多在山西一带活动,后转移到京城活动。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最为变幻莫测,人们都处于时代的巨变之中,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人物的生活环境、服饰变化、语言习惯都一直在不停地变化,而该剧却能做到几乎百分百还原当时的历史景象,头饰、头发的长度比别的剧更符合史实。武打场面不花哨,动作如行云流水,十分唯美。服饰虽不华丽更显简约质朴,人物性格鲜明,台词刻画细腻丰富,山西大宅的威严高大、整齐端庄无不让我为之惊叹。这部在各地实景拍摄、造型布景极其考究的时代剧,充满那一段特殊时代的历史厚重感。
李希平:规矩在哪儿?
刘安顺:规矩在头顶,在脚下,在耳边,在心头。
《镖门》不仅仅是通过聚焦中国传统的走镖护镖行业歌颂中华民族的侠义精神,它更想从镖门这个江湖行业中发掘中国文化里关于规矩、信义、道德的深刻内涵,给当代人一些警醒,达到振聋发聩的功效。这样的设定,使得该剧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部剧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向正在处于金钱至上、利益为上的当代社会的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曾经存在于传统社会和古老行当中的价值观——比如“忠”“信”,在社会转型中以及古老行业消逝后该如何转化。说人话就是,转换成“做人应不应该时时刻刻都守规矩”。我想,这个命题也可以拿去《奇葩说》上辩一辩。
万事想来都在我
最近几年,每每看电视剧都会让我有一两句印象深刻的语句。那些语句可算做是主角的座右铭吧。像《继承者们》里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kill me heal me》中的“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万事想来都在我”就是《镖门》里的刘安顺总是挂在嘴边的话。
这句话应该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了吧,颇有种人心决定一切的雄心壮志。乍一听,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和热血,主角也确实是这样的。他是一个能铁肩担道义的拥有大气魄的真男人,也是一个能放下个人荣辱成全大局的男子汉。其实,“万事想来都在我”不是硬碰硬,而是要真正做到顺应万事万物,以天地人和之力而为之。
随着剧情的发展,主角经历了种种波折,武功修为和为人处事的能力都大有增进之后,他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要坚守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要有一份面对一切诱惑不为之所动的淡然。
时势是风,英雄是石头
毛泽东说过“做好人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人”。道理都是相通的,换句话来说,一个人坚守规矩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坚守规矩。而刘安顺恰恰就属于这一类百年难得一见的稀缺人类,难怪当时剧集播出时有人在网上调侃刘安顺的三观比五官正。更难得的是,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王纲解纽,萑苻遍野,草莽枭雄各起,哀鸿遍野。人就像柳絮到处离散,心里七上八下没个着落,人,失去了根。时代在变,周围的环境在变,身边的人也在变,面对随波逐流的大势却在最后关头仍义无反顾地守着内心的规矩,就算这种活法会让自己过得很辛苦仍不改初衷,试问,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
那是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志士如云的美好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火车、汽车、轮船的相继开通,镖局也由清朝的盛极一时到民国初期逐渐衰落。片中的杜载山原是京城八大镖局响当当的人物,他凭着自己的洞察世事早早就离开了镖局,另谋高就。
可是人呐,不能做随风摇摆的草。行业可以变,但做人的根不能变,行业的规矩可以变,但规矩的魂不能变。安顺在面对盛极一时却最终没落的镖行一业时也有辛酸和无奈,但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会放弃这个他倾其一生,承载了他太多太多悲欢离合的行业。
刘安顺的性格刚硬,与当时的年代那么格格不入,江湖中人,也是性情中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操守,有着一套业内的行规,有着真性情和一腔热血。
顶上了英雄木,只能挺起胸
在刘安顺师承戴海臣门下后,师父的一言一行,他都铭记于心,并且用一生实践着。他的每一步都在前进中走得硬气,有风骨。在顺境时,不眼高于顶,自命不凡;在逆境时,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
为了规矩,顶着众人的不解与愤恨,他仍不顾情面严斥私自走镖的马镖头,就在他羞愧自杀后也不给他一个因公殉职的由头;
为了规矩,他明明可以在太古镖局风生水起却自愿受罚挂黑袋,前往京城面对种种刁难重开镖路;
为了规矩,他明明可以在自己家里趁此机会接受师妹对自己武术的点拨以此让自己的武术更上一层楼,但是他拒绝了……
他说,腰杆是自己挺的,不能指望别人来扶。
他说,顶上了英雄木,只能挺起胸。
在那样一个年代,人命如草芥,你并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你起码可以选择怎么爱怎么活。你可以像李希平最后因为嫉妒而迷失自我,也可以像贾克木成为一个蝇营狗苟的小人,也可以选择像刘安顺那么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地活着。
人只有在坦荡得一如清水之时,才能看见最美好的东西。
塔可夫斯基赞叹电影是一门强化并且凝聚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同时还能极具意义地加以延伸的艺术。在我看来,一部好的电视剧同样如此。一部好的电视剧会是一位益友、一名导师、一所学校,可以让人观之再三、意犹未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镖门》当之无愧。它是一部底气深厚,充满力度的作品。它出现在这个时代最需要得到警醒的时候,虽然它并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