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晨,撑起沉重的眼皮,从模糊的视野中找寻到手机时钟……九点半!这是我又一次纵容自己了。回想着放假回家时的豪情壮志,看着仿佛装了一摞砖的书包,盘算着回家已经三天,但任务却丝毫没有进展,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懒”字当头,可能是我对自己准确的定位。懒得睁眼,懒得起床,懒得翻书,懒得听课,懒得收拾家,甚至懒得吃早饭……我不是懒断筋,而是根本没有筋。
02
望任务如望洋兴叹的我,看着日晒三竿却空无一物的书桌,心想这一上午又晃悠过去了,这意味着一天又将过去,今日的计划开头便遭受重创,所以为求完整,只能明天重新开始了。
但这样的话貌似已对自己说过三天,空悲切后不禁感慨,为何不能按时完成一天的任务呢?真的是因为懒吗?真的就没有克服懒癌晚期的办法了吗?
寻找解决方法,首先要分析不良作息产生的原因,开始无非摆摆手,对自己不耐烦的说,是因为自己懒罢了。但随着对内心不断剖析,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懒”字可以解释的。
每日一千五百字的更文令我压力山大,想想都有所畏惧,称之为心理阴影也毫不为过。于是便一拖再拖,从前几日下午两点更文,到后来晚上七点,到昨日半夜十一点,到今日没有点,一步步拖延的根本原因就是害怕这项任务的艰苦和遥遥无期。没有勇气动手,自然不会有成果,最后抓耳挠腮的写文时,痛恨的其实是自己的拖延和畏惧。
至于另一项令我头痛欲裂的计划,是准备考研复试。首先,连能不能进入复试都没把握的我对此啼笑皆非,但又不能不有所准备,否则万一有机会一睹导师尊容,却因自己掉链子而无缘梦想,才是真的欲哭无泪。
然而,复试并不是那么好过关的,至今对这团乱麻毫无头绪的我真不是从何下手。对于这座无形山,我潜意识中的策略是逃避。利用昨日的晚睡导致今日晚起,再利用日常读书和写作的借口占用学习时间,因为每天的打卡是有形的,而复试却还渺无音讯。
其他的任务纷繁复杂,加之由于之前两大重要事情尚未办完,借口便随之产生:先把前面的要事办完再办其他。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没有动作,或是在每日倒计时下,只有狼狈完成打卡这种日催性工作的时间。
“懒”背后的始作俑者原来是害怕和逃避。我们通常并不能清晰的认识到心灵的脆弱,亦或不愿为自己看似千篇一律的行为寻找合适的动机,而懒惰却是一个万能的理由。谁不能理解懒呢?但是无所作为只是一个结果,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不想、不敢、不能还是懒惰,很多人不得而知。
03
分析透原因后,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使自己的内心坚强起来。一千五百字算什么,反正都得写,早写晚写都一样!复试有什么,反正都得过,能准备一项是一项。就如曾经读过韩大爷的一篇文章中所言,先让自己动起来,后面的事,办起来就如惯性一样行云流水了。
突然想起许多家长愿意通过说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但懒得学,来掩盖并不优异的成绩;许多大学生利用自己懒得复习而掩饰挂科的悲剧;许多参赛者漫不经心的讲述自己懒得细致雕琢,来搪塞失败的结局……这一切的一切皆用一个“懒”字解答,懒惰也成为心理学史上最悲催的背锅侠。
仔细想来,原来这种现象并不只发生在我身上,准确的说是人类生而有之的自我保护机制。人为了维护内心的自尊,留足面子而有意识的在重大事件前懒惰,换言之,个人主动制造了本该充足准备时的行动空白,毕竟故意做和懒得做看起来差不多。这听起来有些自欺欺人,的确,这正是人内在的保护机制。这套“精明”却无意识的程序主要向世人证明,我的失败是因为我懒于认真对待,而这种机制甚至连自己也被骗过去了,从而真的认为自己只是因为懒,并不是能力上有什么问题。这也导致很多人从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每天生活在懒惰营造的超人幻想中。
04
该清醒了!许多像我一样用懒惰敷衍自己的人,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懒惰并不是万年背锅侠,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分析自己所有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究竟是什么,那么,一旦有一天你不得不去行动,不能再用懒惰掩饰自己的内心,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无能和脆弱,那时必将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打击,一切都将悔之晚矣。
趁着青春年少,多了解自己,改变自己,改正自己,形成正确的心理习惯,今后的人生也会更加充满斗志、充实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