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是继“小资”之后重又兴起的一个身份标识。
体制是个处处讲究循规蹈按部就班矩的生存环境。如果体制内一个年轻人被打上“文青”的标签,还真的可能会略显尴尬,往往与“不踏实”“愤青”混为一谈。
这里先说个小故事。
小A和小B是同单位同龄的年轻公务员,但性格迥异。小A青春洒脱,小B则内敛稳重。
小A的爱好是摄影和写诗,当然还有旅行,可惜受制于假期的有限性,只能停留于偶尔的浅尝则止。
小A会不惜花半个月的工资赶去省城看一场医生的演唱会。晚上写个影评发发朋友圈。拒绝领导给他介绍的相亲对象,别谈不赴约,连搭理也不屑。
而小B似乎没啥特别的爱好,也没啥特别的消遣,一般每天晚上都会去单位一到两个小时,做一些白天没干完的活。他甚至娶了那个领导介绍的女孩,早早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
某次单位中层民主推荐,候选人是小A和小B,大家都把票齐刷刷地投给小B,领导更是极力推荐了小B,而那个在领导眼中不大着调的小A,似乎被他们遗忘了。
当然,他们也选择性遗忘了这样的事实。小A看似不羁,其实工作效率极高,211大学毕业资质也好,他写的本单位理论研讨的论文在省里获奖,信息也被国家级的简报录用。而老城稳重的小B,毕业于二三流大学,因为工作拖沓才需要加班,领导给他介绍从而闪婚的老婆的舅舅据说是某位市领导。
有人说,这个世道的变坏是从嘲笑文艺青年开始的。尤其是体制内的“文艺青年”,一旦被打上这样的标签,就和浮夸不踏实不稳重不用心工作等划上等号。
像上面故事里的小A,因为文艺心不死,太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多少还是要吃亏的。而小B就不一样了,虽然没有小A的天资,但是在大部分人眼里就比较踏实靠谱了,为人处世不失分寸,脾气也好到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在体制内,还要不要捡起自己的初心,做个“文艺青年”“文艺中年”呢?还是要舍弃内心的认同和追求,而奔赴于随大流的惊涛骇浪?
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对“文艺青年”的解释,广义上指凡事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都可称作文艺青年”。但是,目前社会上的认同是把“文青”与追求自由、标榜个性捆绑在一起,这是不全面的,有失偏颇的。
小隐于野,大隐于市。体制内的你,要懂得真正的文艺心并不是一种标签,而是一种状态和追求;并不是在行动中体现洒脱和特立独行,而是在身心灵的修炼中不断独善其身。比如小A,完全可以在入世之后再出世,融入体制内的生存模式,有技巧地应对工作,妥善地处理好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文艺青年”的定位。
就像是,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搬运到体制内同样适用,比如,你有两类事要做,一类是工作领域必须要做的,另一类是你坚定不移的文艺心,你必须把职责范围内要做的事做圆满,才能安心地在工作之余去坚持你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