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林老师采访录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题记
大约今年盛夏,我们去采访了工训中心副主任杨小林老师。杨老师今年55岁了,在工训中心负责教学和实习现场的监督工作,教学井然有序,风格简洁明达。同时是无碳小车,机械创新大赛的指导老师。
见到他的第一眼就被他布满老茧的双手吸引了注意力,那是一双经过无数次打磨,操练才能铸就的粗糙的手,带着工作的辛劳与知识的厚重。他先是耐心地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细心地做好记录,然后在百忙中为我们腾出时间。
我摊开笔记本,见他笑的平易近人,开始对他采访:“杨老师,您是什么时候来长理工作的呢?”
“1988年6月”,他用略带怀念的语气不自觉地把日期说了两遍,仿佛回忆起韶华。“我从空军19厂调到当时的长沙交通学院工作,一进校就负责车床金工实习教学,然后一直到现在。”
我在心中默默估算,一个人最刻骨铭心的30年时光,他都奉献给了学校,学生,还有车床。他腼腆地笑笑说对工作的调动还比较满意,但是初到学校,干与他以前工作不太相关的事情,仍然觉得压力很大。“与学生们打交道以后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太陈旧,需要不断学习,还要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争取用最少的语言让同学们弄懂。”好像一帧帧画面就摊开在眼前,窗外是晴雨风霜,屋内是一个朴实的年轻人勤奋努力的身影,积极地备课,组织着语言。
我好奇地追问为什么要用最少的语言,他说是为了让学生们实习的有限时间里多学一点知识。学生若是学不好他总是第一时间找自己的原因。他微微凝重地谈起最害怕的事就是学生问问题自己却语言表述不清楚,看到学生好学和求知的双眼,怕自己专业水平不够。
他或许不知道,简练通俗的语言已经成为他的教学风格并被同学们一致称赞,他也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安于现状这条捷径,只是一股脑儿地想要提高自己,哪怕只是一个最单纯的目的,为学生能多收获些而已。我已经有些动容,他的语气平缓又谦逊,眼神始终清明,岁月携卷了青春留下纹理,却始终侵蚀不了一颗但为学生的初心。
我们问起这几年工作有什么大的收获,他轻松地说:“一个就是带了很多批金工实习的学生,每带完一批就会觉得很有满足感,”他的脸上隐有自豪之色,“再一个就是带着参加了那么多届大赛,学生的成绩都很不错,让我感到欣慰。”简短的话语里饱含对学生的骄傲,让我想起刚刚他讲述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陪学生们不断修改方案,在细节上反复讨论,熬出的红血丝黑眼圈仿佛只是那么多辛劳中习以为常的一次,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他来说才是第一重要的,而那些他自己为之付出的心血似乎根本不足挂齿。
学生,学生,这个他三句不离的词汇里包含他数十年的牵挂,成为他唯一的执着。他说,教育虽然辛苦,但是在其位尽其职,只要一天不离开学生,他的思想就不会改,不会放松,因为教师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这是他应该做的。这份高度的责任感让我几乎热泪盈眶,他永远把学生摆在首位,为学生着想,兢兢业业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
他记得他有个城南学院的学生,身体略有残疾,但是动手能力,思维速度都令他吃惊;他无法忘记他曾带过带过的竞赛团队,还有那些作品里一遍遍滴落的心血。他在学习上对每一位学生要求严厉,就好像他们每一位都是自己的孩子,爱之深才责之切。
但是他却没能好好顾及自己的家庭,“我生活中的爱好很少,一切都以工作为重。家里的事情我也很少参与,有的时候一个月没有一天休息,周一到周五带实习,周末就带竞赛,帮学生们加工零件,指导学生作品,这些都实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就顾不到家里。”他说话的时候略沙哑,对于家庭,他似有许多如鲠在喉。“我的儿子也是跟我一样积极工作,我妻子经常说她就是在照顾两个工作狂。”孩子永远让父母引以为傲,他说起自己的儿子眼中奕奕生光,他的孩子定是以父亲为榜样要求来自己。工作与家庭难两全,这么多年他看在眼里家庭的牺牲也成了手中的茧,粗砺包裹的外表下,一定有一颗柔软的心。
之后,我们向他询问对学生们还有什么建议。他犹豫着说,现在的学生动脑能力很好,但是在动手能力上有所欠缺,他希望学生少上一点网,多学一点在社会上有用的知识,多出去走走增长见识,提高理论水平,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他讲起他读书时做的锤子,至今仍留在家里的茶几上频繁使用。诚恳又质朴的话语,就像这个简单,专心又坚定的人。
采访结束许久,我念念不忘他朴素的身影和令人难以忘怀的话语,突然想起一句话:
从前时光短暂,给学习工作家庭的时间都短,一生只够执著一件事。
“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