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编辑
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理想,对于自己生活所处的这个社会其实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但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不能够满足每一个人的愿望的,只能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来发展。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那块理想之地,理想环境也就难以实现,这就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讲到的桃花源,桃花源对于当时不太平的东晋时代的人们而言算得上是一块世外桃源之地了,在这里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平环境的到来,陶渊明的作品中的桃花源已经不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桃花源”了。那么我们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究竟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有不一样额答案,但是寻找自己心中的那块“桃花源”的过程无疑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历程。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卫毅编写的《寻找桃花源》一书则将其在新闻采访中的所见所感归类为十一个章节的若干篇文章,在这些文章里面不仅仅能够看到人生百态,从这些人生百态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桃花源”的一些见解。
如果说在“自序”中作者通过自己外公外婆的墓因为山体坍塌导致垮塌而消失,从这件事引出了对于自己家族的回忆,最后引出了山的那边的“桃花源”。这座山对于作者来说并不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一座大山,这座山没有特别唯一的称呼,对于不同的人这座山所代表的含义也不一样。
为了方便读者能够跟上坐着的脚步,作者对于这座山的描述也开始从有形具体的山开始谈起,如在第一章“山的那边”里面就谈到了作者到广西大山里面采访从首都北京来的支教老师萧望野,在萧望野的身上可以看到其追寻自己理想生活的那种执着。宁愿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也要到山村里面教书育人,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比较带有讽刺意味的就是萧望野个人的追求在当地人看来却是不太理解的,或者说当地人关注的不是萧望野看重的精神层次的东西,例如读书,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需求,例如吃饭。这种追寻自己的“桃花源”的行为在我看来可能有一点堂吉诃德式的行为(完全个人看法),但是只要能坚持下去,这个过程也就值了。
当然如果说第一章中所谈论的那座山是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的话,那么在后面“伤心列车”一文中看到的那座山则切切实实是无形的山,这无形的山最后导致的则是一个实打实的悲剧。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追求自己的“柏拉图世界”的精英,也能看到在红尘中苦苦挣扎的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不管是哪类人物通过作者的文字都转化成世事的酸甜苦辣呈现在我们面前。最后想说的是,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眼前的你对于自己心中的那个“桃花源”有没有清晰地轮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