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欢我时,你是窗前明月光,你是心口朱砂痣。你一喜欢我,我觉得你好掉价。
你不喜欢我时,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可以看我一眼。但你开始回应我的感情之日,就是我对你的好感竭尽之时。可以承受漫长的单恋并乐此不疲,但没有回应爱的能力。
我就是喜欢你不喜欢我。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独白
看了上面的内容,有没有觉得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很渣?但是其实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也是很痛苦的。每次觉得自己好像喜欢上一个人,但是当对方真的开始回应时,所有的好感就都没有了。尤其是这个讲究繁衍,讲究婚姻的年代,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来说,好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就接受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要么就独身。
那么,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看看是否有办法去解决。
回避型依恋人格:你对某个人产生好感后,当他对你有同样感情后,你就会很讨厌这种情感,甚至不再喜欢他。我们常说“注孤生”就是这种人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种人格根本不是什么性取向,而是由一些情感障碍引起的心理疾病。
上面的是网上给出的关于“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定义,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声明,拥有回避型依恋人格不是一件可耻的、稀奇的事。
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总习惯去给每个人贴标签分类,然后就粗暴地论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就连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也被分类成了各种依恋类型,但分类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不就代表某种类型是不好的,是个需要改变的病。
就像回避型,也只是一个标签,它意味着更多的个人空间与距离,但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
对比起过于亲密,回避型会有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自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优势呢。
而我们今天之所以来讨论如何改变,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困扰。如果没有产生因此困扰烦恼,是真的不能轻易把它定义为是一件不好的要改变的事。
回到主题,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往往会有下面三种想法:
1、完美才会得到爱,真实不会得到爱。
2、我喜欢你是因为你优秀,而优秀的你居然也会喜欢我,那么你也不过如此。
3、觉得自己不够好,又怕他发现自己的不好——于是你躲藏起来,自以为在保护自己——其实,你这样也让他看不见你的好——他看不见你的好,没喜欢上你——你更加确认自己不够好,不值得喜欢——下一次遇上喜欢的人,你继续越喜欢越远离——恶性循环。
如果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上面的三种想法,会觉得很可笑吧!可是这么有悖逻辑的想法就是这么深刻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因为童年的家庭经历。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没有被爱过的人,遇见爱会恐慌不安。
靠近自己喜欢的人或东西是动物的天性,人也不例外,婴儿天生就会想靠近妈妈,需要妈妈的爱和喜欢,关注和陪伴才能健康的活下来。但倘若在抚养的过程中,妈妈经常对婴儿的需要不做反应,置若罔闻,或者表现出厌恶和不耐烦、不喜欢的情绪,那么,婴儿最初的原始母爱就没有得到被充分的满足,这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最初的心理安全感——认为自己足够好,值得无条件的被爱和被喜欢的感觉。
缺乏这种心理满足的人即便在跟自己父母的早年互动中,很多也是不够亲密,老是害怕被父母嫌弃、抛弃的胆小、退缩型儿童。由于一般情况下,养育模式具有连续稳定性,当婴儿成为孩童,懂得了语言,他可能会更多的解读到父母对自己的不够喜欢和不够在乎。
一方面养育模式中确实有这样的信号存在(父母尤其是妈妈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一个看不到孩子不能回应孩子需求的妈妈可能一直都会这样,甚至随着孩子的长大,可能会反过来向孩子索取爱);另一方面早年积攒的不安全感又会加重这方面的解读,这就会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形成最早的自我认知:“我是不够好的,我不值得爱。”没有孩子会愿意承认这一点,所以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孩子,不知早已经承受了多少大量痛苦的情绪,学会了压抑自己对爱的渴望和对养育者不喜欢自己的愤怒,他们学会了隔离和压抑自己的感情。
因为,爱这种渴望,一旦被勾起,将是充满羞耻和让人脆弱的,大量被拒绝被忽视甚至被羞辱的经历已让他们的自尊心支离破碎,甚至潜藏着巨大的愤怒。他们就像没有吃过面包的小孩,习惯了吃糠咽菜,之前还渴望着面包,为自己得不到面包而啼哭挣扎,纠缠不已,但后来发现再多的哭都没有用,他们逐渐接纳了这个现实:“面包不属于我,我是注定得不到面包的。”甚至有的人会发展出:这件东西太痛苦了,我再也不想要了,这样绝望的愤怒。那个面包就是爱,害怕接近正是对“渴望”的防御。
长大以后,遇见了其他人,这种复杂的情愫再次出现。总会产生“我不够好,没有人会喜欢真实的我”的念头。毕竟连自己的父母都会嫌弃真实的自己,都需要自己假装一个讨人喜欢的自己来取悦他们,何况是别人呢?
回避型依恋的人群中很多人可能都有社恐的经历,在早年面对其他人时一样也会,只是其他人出现的几率太多了,慢慢的他们就习惯了应对表面的社交场合,甚至还发展出很多有魅力的社交技能,来获取外界的赞赏。但是遇见喜欢的人,这种事情出现的概率较之每天要见到的普通人,是低的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们没有练习的经验,更会因为早年和父母互动受挫的经历,导致他们很害怕会重温早年的创伤。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安全感是来自自我对自己的价值感,而不仅仅是外界赋予的。而这就是我们去改变,去突破的一个关键点。
可以试着用以下几个问句来和自己对话:
什么让我……?
如何……?
然后呢?
这样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今天的我已经成年了,我给自己心中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一旦破除了“在情感中,对方对我好,我才是安全的;对方对我不好,我缺乏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固定思维理解,就打破了“为了不受伤害,我主动撤离和回避”的循环;
去建立“我的安全感是自己赋予的,我可以主动创建一份积极的情感;”
“即使对方不喜欢我了,那也是说明我们不合适,而不能说明我不够好,或者是我被放弃了。”
“我和他不合适”。
“我体验了一段情感”
“我伤心,但我相信未来有适合我的人选”
“一段经验教给我成长”。
这是成长型的思维模型。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什么?
是建立在双方的坦率、真诚、灵魂的沟通、精神的共鸣基础上的,这样才能让双方同频共振,感受到情感交互的喜悦。
当你真的可以坦然地去面对对方,对方感受到的磁场,也是一个全新的、自然的、自信的你,而不是一个纠结的、拧巴的、紧张的、焦虑的你。
人在亲密关系中,最终看见的都是自己,也是让自己觉察自我思维的开始。
同时,除了情感的影响之外,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通过和别人的交流来了解自己的自尊模式。
自尊是稳定的吗?还是不稳定的?是高自尊?还是低自尊?这个关系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评价息息相关。
原生家庭是有深远的影响,但好在成年之后,我们依然可以重新正视关系,可以重新定义自己。
比如你和人交流时,也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对朋友,是真诚以待吗?
2、你的优势是什么呢?列出至少三条,和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
3、你看重朋友的什么特质呢?
4、真正的朋友,会因为你的性格或劣势,而远离你,还是会守在你身边呢?
5、一段友情的维护,是依靠什么因素呢?
写出一些答案,你也许会发现,人和人沟通的安全感,也来自于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苛责自己。
人先正视自己的缺点,拥抱优点,有了足够的心理能量,有勇气去坦荡地面对亲密关系,有能力去承担风险,接受挑战,也有机遇去开启属于自我的幸福;
也不担心做错事说错话,真正的朋友会不离不弃。
将固定性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在行动和认知中一点点改变,而不仅仅是空想。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和辛苦,但是蜕变之路本身,就是让人期待的。
所以,不要让一个回避把自己定义,其实回避背后有很多功课要做。或许我们曾经有过类似创伤,但面向未来,我们更多问自己不是我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我想要什么,基于这样的想要,我能做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一生就是不断的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接纳自己。即便我们不能把控住未来的发展,我们还是可以迎难而上,试着做一些回避的事情,然后和自己确认,这样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不堪。
祝福我们,遇见爱,遇见幸福,更遇见躲躲闪闪背后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