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十五日,暮春气暖,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所以称之为清明节气。
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是历律气象,天道轮回。作为一个节日却包涵了太多的人文情怀。
流亡天涯的晋国公子重耳,那一年深陷绝境,几近饿死,追随者介子推割肉相救。当重耳执掌国权后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而介子推却回乡奉养母亲,隐居于山野。重耳感念介子大义,寻介子出山而不得,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介子下山。火熄烟灭之后,找到的介子推已经被烧死在一棵柳树前。于是文公下令这一日禁火,吃冷食,故名寒食节。 次年文公访山,那一株残柳已然复活,嫩枝新芽,树洞里寻得一襟血诗:“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感慨万千,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这一天被命名为“清明节”。
寒食和清明只相隔一天。寒食节禁火以为悼亡,清明节是取火以求新生。
在这一天,祭祀先祖,寄托哀思;外出郊游,踏青赏花。 一方面是亡者的祭奠,另一方面则是生者的眷恋。怀念去世的亲人,寄托沉痛的哀思,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皈依,让我们的感情得以寄托。知道自己的来处,未来人生才有参照。清明节是一个感性的日子,怀念亲人,寄托哀思;同时也是一个理性的日子,慎终追远,追根溯源。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有限性,思考着做一个怎样的人才不是虚度这一生。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一切都美好都将化为乌有。春日短暂,人生百年,都不过是光阴一瞬。既然人生终归寂灭,不如活在当下,不负今朝。
告别过去,才能迎接更好的明天。只有不忘来时路的心灵依靠方有不悲明日事的坚强、不负今朝景的踏实。
清明像是一个节点,一个告别悲伤,奔赴希望的节点。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有人离开,又有新生命的降临。人终究是要往前看,往前走,一切为了生者活得更好。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清明不只是祭扫 ,也是游春与踏青。寒冬闭户,寂寥难捱,体内会有“郁郁之气”。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万物生发,正好适合出门散发纾解。人们把灾病都写在风筝上,把风筝放飞后,便剪断牵线,任凭风把它们送走。寄托着着疾秽随风筝“放郁”而去的心念。
清明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时值春种,农事正忙。后面是祖先与坟茔,是感恩与继承;前面是春耕与播种,是未来与希望。在清明时节,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明天,慎终追远,且惜春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清冷的春雨中,在悲凉的清明中,我们总要再一次停下来思考,思考人生或生死。
佛家讲"人从死来,死从生来”,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心有生住异灭,生死如时钟,循环不已。面对生态度是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把握其生命的内在本体,那么他就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成佛的境界。道家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面对死亡的态度是顺应自然,与道同体。儒家认为“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是道德超越,天人合一。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死而不亡的永恒,佛家生死轮回的超脱,儒家死得其所的责任让生命的来路归途的意义清晰了起来。面对生死,以超脱之心态、精进之修行、卓著之善功,使个体生命遵大道而行,是先贤给予我们的启示。草木一秋,人生似寄,珍惜当下,把握今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惟愿此生无憾,岁月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