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国庆及中秋,我从古拉出了一趟“远”门。我在武汉读书时,从武汉至南京,高铁仅需两三个小时;到深圳工作后,从深圳至南京,飞机也不过两三个小时。这些年,我大概已经习惯了快。因此,这次山居了一个多月后,突然要翻山越岭进城的我,真是有一种要出远门的感觉,实在有些激动,拉着进古拉时的那个大箱子,准备借着不多的出门机会,去远方的大城市采购一批物资。冬天要来了,得早做准备呀。
先是翻山越岭三个多小时,从古拉乡到了察隅县。中秋当晚,我们在县城的援藏公寓欢度佳节。其实,从小到大,我就不怎么过中秋节。多年在外求学,极少在中秋佳节与家人团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活在节奏较快的城市,多年来似乎没有特别的闲情逸致与亲友坐在一起共赏一轮明月,遥寄相思。城市人很忙碌,即使在中秋节的这一天,也很有可能坐在写字楼里一边跟家人视频,一边马不停蹄地敲打着键盘,深夜回家的路上,抬头与天上的明月对视一眼,算是最大的诗意。兴许说得有些夸张了,不过,在过去的某些时刻,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而2020年在西藏察隅的这个中秋节,还是有些特别的。身处异乡的援藏教师们聚在一起吃了团圆饭,简单又温馨。晚餐后,大家坐在院子里闲聊。我们虽然都在察隅,但自8月分别以来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各自的学校山高路远,平日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相见并非易事。而此刻,大家围坐在庭院里,听张老师弹琴,无目的地聊聊天,这种感觉亲切又舒适,在异乡为共同目标奋斗的我们,也像亲人一样相处。
夜深了,月到中天,格外的明亮。这个中秋节,我的父亲在广西桂林;我的母亲在江苏淮安,给我的姨妈庆祝生日。作为女儿,我大概并不太称职,感谢父母的理解,希望他们都好好的。
中秋节后第二天,我们去参加察隅县举办的运动会,我很早就报名了踢毽子,当天还又参加了呼啦圈项目,颇为积极。运动天赋是不太强的,也没有刻意训练,倒也没想着拿名次的事儿,只是身在察隅,我非常愿意真正融入当地的圈子,去感同身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实也感受到了快乐。咱们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非常厉害,在此次比赛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最终还为学校赢得了奖杯。我觉得我们古拉的老师团结友爱,因此一路披荆斩棘,想想还是挺激动人心的。
参加完运动会,我们去了林芝市。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计划,只是想去感受一下城市的繁华。这个城啊,也不是那么好进的,从清晨到傍晚,驱车10个小时,我们终于从察隅县到达林芝市,一路上,在盘山公路上颠来倒去,还翻越了一座四千多米的雪山,过然乌湖一段的秋色其实不错,然而即使面对那一段最美的318国道,我也无心多看一眼了,感觉在车上的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摇摇。当然,可喜可贺,大家总算是在暮色降临时进城了。
我们计划在林芝市区待两天,进行一场文化之旅。但是,令人遗憾,林芝的图书馆、新华书店不知为何都没有开门,我们的文化之旅遭遇了滑铁卢。
当然,也还是有些小惊喜的,看到林芝自然博物馆尚未开门,我们就沿着旁边的林荫小道,走进了真正的林芝自然博物馆,看到了更加鲜活的自然之景。傍晚,我们在尼洋河畔,倾听流水的声音。或许别人很难相信,我去深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座城市面朝大海,我非常喜欢坐在海边倾听海浪的声音,那种“喧嚣”让我安静思考,而此刻,在青藏高原,尼洋河畔流水的声音不绝于耳,同样给了我安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按照惯例,我从尼洋河畔带走了一块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头。
我们还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夺冠》。自疫情以来,我再也没有机会进过电影院。未曾想到,在异乡,楠哥、琪琪和我有缘一起看电影,这世界还真是奇妙。《夺冠》到底是颇为催泪的影片,不多时,我有些抑制不住,抽出自己仅有的三张纸巾,左边分一张,右边分一张,三个人各自用一张薄薄的纸巾,支撑了整场电影。当然,电影之旅还没有结束,那两天,我们一起看了《无问西东》和《红河谷》,前者的风评有好有坏,这终究是见仁见智的事儿,我觉得它还是经得起琢磨和沉思的片子;后者呢,我很早之前就看过,在藏区重温一遍,十分应景。回察隅的路上,几个人还在探讨什么是好电影,我突然想起研究生期间陈老师推荐的《故事》《千面英雄》《作家之旅》,又兴致勃勃地向两位老师介绍了一番,相谈甚欢,竟也不晕车了。
林芝海拔高,不仅冷,还干燥,所以虽是大城市,待了两天之后,我们也没那么留恋,想着回“家”了。收假日,(当地人把结束假期后回到工作岗位叫做“收假”,我很欣赏这个说法,收心方能收假,实在是形象。)我千里迢迢回到了古拉,一路风雨飘摇,但是车行至俄玉村时,天气竟不觉放晴了,满山的秋色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八一太冷了,波密也太冷了,还是古拉温暖啊,在我内心深处,古拉现在就是远方的家了。回到家,格外舒适和安心。我想好了,接下来的日子,没有特殊情况,就搁这儿待着,挺好的。出去一趟,时间成本实在太高,而不论在任何地方,我也都觉得,时间可贵,当自珍惜。
当然,家也还是有家的不便,回到古拉的第一天晚上,就停水停电,直到现在,我屋子的水龙头里还是没有来水的迹象。不过,美好的事情也时时给人安慰,这两天天气极好,我已经连续三天看到灿烂的星河。
张局又来古拉教研了,是骑摩托车来的,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当地人的艰辛。外人可能难以理解此行需要承担的风险,这实在是很令人钦佩。其实说心里话,在学校里,我更愿意亲切地称呼他为张老师,可能是因为长期在学校待的原因,在我内心深处,总觉得老师的称呼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敬意。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主观上不太成熟的想法,哈哈。节后第一天的第一节课,算是小小的公开课吧,瞬间把我拉回工作状态,我觉得挺好的,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些压力,才会有更多动力。时间有些匆忙,但我也用心地准备了,我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张老师在古拉待了两三天,听了十多节课,并且做了详细的笔录;他也亲身示范了两节课,他的课堂妙趣横生。听课结束后,张老师给了大家很中肯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于古拉的全体老师和我,这都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张老师言传身教,对于我而言,他是很值得尊敬的长辈;对于学生而言,他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我和张老师一样,希望在这里脚踏实地做一点事情。我一直对自己说:能做一点是一点。正如我会给愿意听故事的学生们阅读,每次都卖力演绎,有时觉得嗓子冒烟,但是看到一些孩子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也就格外用心了。我会离开,每一个老师都是他们生命中的过客,唯有书籍才是孩子们一生的良师,希望他们真正热爱阅读,与书为友。
这次出去后再回来,我的感受更加强烈了——从古拉到城市,需要15个小时。乍听起来,这不是多么遥远的距离,但这真真实实是古拉和现代城市的距离。因为山的阻隔,因为路的崎岖,古拉的一些硬件设施要比其他地方滞后多年,古拉也一直在期待更多的好老师加入,带给孩子们更加缤纷多彩的世界。
大瑶瑶
2020年10月11日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古拉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