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刘润老师在五商的一篇文章中说过:领导者应反诸求己。即:工作中不管遇到怎样的问题,领导者都应先自我检讨,即使真的是下属原因所致,也是领导没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子上。
刚读过这篇文章时,还不以为然,最多只是“啊!?”的一声惊叹。最近读《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面对谎言》却让我对此有更深的感知:不单领导者应反诸求己,我们也应时刻反省,是否是自己导致别人的改变。
为了更好让你理解,我把镜头切换到书中所描述的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1 - 鲁氏一家
鲁夫妇是上流社会人物,鲁先生在律所工作,鲁太太则高贵而优雅。鲁夫妇因儿子鲁克的郁郁寡欢和成绩一落千丈而找到作者派克。作者在与鲁克细致面谈后,建议鲁夫妇找另一位心里医生给鲁克做心里测试,鲁夫妇表面答应,事后却并未行动。
直到鲁克行为演化到私闯民宅行窃后,他们再次找到作者。作者与鲁夫妇面谈后,感到鲁克的问题并非他一人的问题,很可能是鲁夫妇强烈地控制欲所致。于是建议鲁克继续待在新搬迁的寄宿学校,因为学校让鲁克体会到温暖和关心。同时作者建议鲁夫妇一同前来做心里咨询。鲁夫妇听后,心中甚是不悦。他们宁愿相信儿子是遗传(鲁太太的叔叔有嗜酒习惯),或已无可救药,也不愿相信是自己的原因。最后只是草草结束对鲁克的治疗,并歪曲作者的意思,将鲁克转移至其他寄宿学校。
案例2 - 桑德拉与亨利
桑德拉与亨利是一对夫妇,已年过半百,桑德拉是亨利唯一的依靠。亨利毕业于耶鲁大学,去找作者治疗时,有严重自杀倾向,目光呆滞地蜷缩在角落里,不敢独自一人走进作者办公室。
亨利在与作者面聊过程中,多次强调与“杀”相关念头,桑德拉在一旁极力帮他回答。每每作者引导亨利回忆起自己有价值、有成就的事情时,桑德拉则立即向亨利“泼冷水”。这让作者心生怀疑 - 是否是桑德拉的常期否定导致亨利担小、怕事。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在随后的几次面谈中,作者有意触发桑德拉的敏感神经,桑德拉的反应让他更确信自己的推测。
多次会诊后,作者给亨利下的结论是:亨利来自于父母很懒惰的家庭,他婴儿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成年后,亨利虽拥有成人的外表,心智却如幼童。由于他从未得到过父母的呵护,所以在潜意识里,他总是不断寻找强而有力的母亲形象。而桑德拉正好符合这个形象。对桑德拉而言,她内心深处需要像一个婴儿般的人依赖她,寄生于她,从这种寄生关系中,她获得一种病态的满足。
桑德拉的颐指气使、咄咄逼人,使亨利显得更懦弱和卑微;而亨利的懦弱和卑微,也从某种程度上强化桑德拉的支配欲。
以上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受害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父母或配偶),而非受害者本人影响或导致病情展开。或者影响者(父母或配偶)并非有意,而是潜意识使然。
潜意识是个很奇怪的存在,如果将意识和潜意识用海平面作为分割的线的话,潜意识处在海平面以下,即使那里暗潮攒动,肉眼也很难触及。我们通常将无法承受的痛苦压抑至潜意识,如若我们不把深埋潜意识的东西重新提升到意识层面,让自己清楚的看见它、认识它,潜意识会一直用变态的方式提醒我们。
鲁克父母的潜意识正是通过强烈的控制感表达,桑德拉的潜意识通过抨击丈夫亨利,使丈夫依赖、寄生于她来表达。
写到此,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已有多重角色的我,是否在生活中让身边人为我的不自知买单?而我却将罪责归结于他人。难以想象的是我自己竟也是一个环境的产物,那我的真我应该是怎样的呢?
伴随着无限的疑问,我有些许迟疑。但我相信觉知、并勇敢面对真相将是唯一可行之计。当一切暴露在阳光之下,黑暗将无处可逃,一切将被转化成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