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 What TF is oral English?
首先,我再次重申,语言终究只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
而当它作为一门考察课目的时候,其形式就呈现出了书面和口头两种
故而在我看来,所谓的口语考试,不过就是通过说的形式,对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沟通和交流能力的考查。
(注释:有小伙伴反馈,沟通和交流,好像是一件事?在此我想详细阐述一下在本文中个人理(qiang)解(jia)的含义。
沟通,单纯的停留在会话阶段,聊聊天气,拉拉八卦,不谈人生,不含观点(idea);而交流,则是双方均带有自己观点的沟通。
二者就好像看图说话与命题作文的关系,后者较前者,有一个附带观点的进化。
希望这里阐述清楚了xD.
咳咳,回到正文。)
恰好对应雅思对口语的考察一样,我们面临的一方面是进行日常对话;另一方面,则是对某一观点发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那么在此我想问,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考试中,没有对口语的考查呢?
我们不妨根据雅思的这个规则假设一下,想象一下,会如何考。
先看Part1,考察沟通能力,典型的形式是考察日常对话。
生动点说就是,拉拉家常。
所以难道我们要去考你用中文,跟考官聊一聊今天天气怎么样,路况堵不堵,或者是来一段自我介绍 :有什么爱好,我家几口人?
而Part2,考察交流,要陈述一个观点,这么深邃的部分,我们已经放在作文里考了不是吗?
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需要应对的究竟如何好好说话,这个层面,我认为其实已经脱离语言,其作为工具的本质了,更多的是在考查我们的情商。
所以结合上述的对比来看,我们英语考试中的口语部分,无非就是考察或者说要求,我们将语言,运用到能够表达“what”的层面。
是在考,事情怎么样,观点是什么,而非话该怎么说。
怎么做
那么我们究竟又应该如何提升呢,接下来就相应地按照这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Part 1 会话层面
借用上面问题的视角: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考试中,不考自我介绍?
因为你熟练啊!
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教导要做的事情,难道到了成年的时候还要单独拎出来考?
所以我们日常对话部分的口语能力,无非就是要做到熟练
熟练熟练 要熟就要练。很多人翻阅了几十篇提升口语能力的文章,却不会开一句口。
有的人会说:没有人陪我练啊,我怎么开口?
对于语伴类的需求,我的内心只想说:Bullshit.
我不觉得,对于羞于在外人面前开口说英语的人,找到所谓的patner之后 ,就能对他的不敢不愿不想开口说英语,这个窘境有有相应的化解。
因为与你而言 这些人终究都还是外人。
诚然,你能找到一个很nice的小伙伴陪你练口语 ,发音好听,人也耐心,那固然好。
可你是否有考虑过效率的问题呢?可能你们俩克服,或者单纯是你克服内心的小娇羞,就用了半小时。
别人又愿意给你几小时?
(当然你们要是异性之间要致力培养纯洁的革命情谊,那另说好伐xD.)
所以我们在开口对别人说之前,不妨尝试一下自言自语。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纸牌屋》,里面经常出现一种特殊且经典的表达手段就是Frank的内心独白:自说自话 自言自语 独角成戏。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每个人面对时时刻刻发生的事情,内心不都有自己的看法吗?
那么无论是在内心自言自语吐槽也好,阐述什么观点也罢,这时就不能尝试着用英语来表达吗?
用英语开口之后,有一个人吐槽,就不能两个人吐槽吗?
看见某个人的某个装束觉得不能接受:
"Oh really?You serious?"
"Come on, don't be that mean ok?"
"All right then, Jesus tells us to love our neighbours."
"Yeah,that's it."
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我可能只能说:“抱歉,你们不是摩羯。”
Seriously,内心独角戏真的是打破“三不”开口困境的最佳方式。
当然了,如果你跟我一样臭不要脸,看见歪果仁就想上去搭讪,那我保证你的口语是绝对不会差的。这部分同学,你们只需要做到不做死宅,多抓住交流的机会,一有歪果仁出现的场合,你就去,就ok了。
Part 2 交流层面
第二部分其实更多的是在考察书面表达能力。
这部分的提升,一方面很像笔译到口译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很像备考中高考作文的过程。
其核心还是在于积累: 一方面只有你见得多,背得多,积累了足够的表达, 能用不同的语句,不同的方式,把同一件事情说出花来。
才能在真正面临考试的时候不会因为怯场而导致大脑一片空白。当你储存了几十种表达方式的时候,放心,总能记起来一种而不会使你卡壳停顿张口无声的。
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个人素质的提升,说通俗点就是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
要对一件事情发表观点,得有眼界;要支持这个观点,得有素材。
故而说白了,Part2 能力的提升,就跟你准备高中语文作文没什么两样。
只不过最终是要在熟练的程度上,把它转化到口头上来,这就像是笔译到口译的过程。
而这一部分则又需要你在Part 1部分所付出的努力和练习。
如果你连口都不敢开,又何谈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后记:这篇文章可能比正常的干货更干,因为它更多的是关乎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眼界和格局。
本文中我没有提什么细节且具体的方法,比如:看剧的时候截图来积累表达。
因为我认为只要不开口,我们就永远不会去主动寻找并思考自己到底缺失什么:发音也好,表达用词匮乏也罢。
只有先把事情做起来,才有可能自行去进一步发现需要什么,哪里是弱项,哪里是短板。
我觉得我们从来不缺具体的方法论,我们缺的是更为通透的视角和更强的执行力。
最后想起在财大西苑食堂吃饭的时候遇到过一个中英文说的都很棒的毛子,当时自己很蠢的跟对面商业互吹“Your english is quite good.”"You too."之后问人家如何做到的。
那位老铁只简单的笑了笑:"Well,dude,you know, it's just language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