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那几天最郁闷的就是一个人吃饭。食之无味,弃之饿肚。
一个人吃饭叫生存,两个人吃饭才叫美食。
1
上大学的这几年因为生活在一个餐饮业发达的城市,整个人对于吃的标准和要求都变得高了起来。
每个周末室友A和室友B都会结伴就尝试最近很火的吃食,寝室聚在一起聊的最多的话题也是哪哪哪最近新开了个餐厅,某某某昨天去了某个餐厅超级好吃云云。。
三两好友相聚总是要尝试新的餐厅才会觉得这次出行有意义。
2
美食也是衡量关系的标准。
有时朋友提到某个某个人,我的口头禅总会是:“不熟,没一起吃过饭。”
对于吃货来说,有很多关系是通过吃建立起来的。不熟的吃顿饭就熟了,吃的口味契合了就能做患难与共的好友或生死相依的恋人了。
3
大三的时候在校外学韩语,当时的自己还不太擅长自来熟,所以一开始预想班级的关系应该会很寡淡吧。
恰巧有一个很活泼很爱吃的女孩子,率先主动在周末邀请大家一同吃饭。在这顿饭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是韩语的学习已经结束了,我们依然会偶尔约出来吃饭,从学校吃到家乡。
4
在北京认识了一个小伙伴,聊到减肥这个话题之后她就开始抱怨最近真是胖了太多。
因为遇到了一个能吃到一块去的男朋友之后,两个人就是从早吃到晚,纷纷长胖了不少。可能减肥成功就要等到和这个男朋友分手才可以实现了。
眉眼间尽是甜蜜。
5
我突然就想起了一个人。
我们经常在两个城市,碰面的机会不多。
聚在一起吃饭的日子,他总会征询我的意见,优先考虑我想吃的东西,然后看着我对美食陶醉的样子。
不在一起的时候,他会拍照片给我,从公司食堂的午饭到下班同事的聚会,我也会把学校街边的午饭、朋友相聚的晚餐甚至是自己动手做的家常菜发给他。偶尔互相评价一下卖相,多数的时候是默契的无言。
6
偶尔和分开太久的朋友相聚时,发现我们口味上发生了微妙的差别之后,我都会失落好一阵子。
在北京独自吃饭时的我,心里最多的念头就是,哪怕不在一起,也把你的午饭发给我看看,让我知道你过得很好。我们的距离并没有增加。
想了想,真的好久没收到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