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原文:
We come nearest to the great when we are great in humility.
冯唐版:
我们最谦和的时候
是我们最伟大的时候
郑振铎版: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今天这个不翻译了,看不懂原文的同学看冯唐版就好了,郑版稍有点拗口。
humility,谦虚,谦卑,谦逊,谦让;同义词有:self-effacement, humbleness, modesty, meekness, shyness;反义词只有一个arrogance(傲慢,自大)。谦卑这个词,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多用于不自高自大。说到这里,倒是想起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很讨厌老人,他觉得老人年岁大了,没什么用处,于是下令把超过60岁的老人全部杀掉。他觉得世界是年轻人的。这个法令实施不久,有一个国家的大臣来到这里,说他们国王想用他们国家的一半土地和这个国王打一个赌,只要这个国王回答出他提的三个问题,这些土地就归他。这个国王很高兴,于是就答应了。
国王和大臣商量了半天也不知道答案,于是就发动全国人民共同想办法。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是谁也回答不出这三个问题。最后的期限到了,这些问题仍旧没有回答出来,正在大家为难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说他知道问题的答案。
年轻人在所有的人面前,回答出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国王要给予他重奖。
年轻人说,我什么奖赏都不要,只希望您不要杀我的父亲。国王询问他原因,年轻人说:“我的父亲已经过了60岁了,我把他藏在山洞里,如果没有他告诉我这些答案,我也回答不出来这些问题。"最后,国王废除了将超过六十岁的老年人杀掉的法令。
这个时代,看起来好像是年轻人的时代,所以很多人藐视权威,且急于打破秩序。诚然,确实可能有前辈名不符实,德不配位,但却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我们的祖国能如此蒸蒸日上繁荣富强,还是有很大一批精英分子默默耕耘,为祖国奉献终生。
武侠中有句话,我一直记得特别清楚,据说好像是中国道家的箴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但凡特别厉害的高手,都名不见经传,就像扫地僧;反而是看起来似乎是武林高手的人,其实不过尔尔,就像岳不群。江湖高手排行榜那是给菜鸟们仰望的,有没有水分还另说,万一百晓生编的时候某门派掌门请他喝茶聊天顺便塞个红包呢?真正厉害的人,可能已经对名利的淡泊到“江湖上有没有我的传说,我都不在乎”了。迟迟不愿退出排行榜的大佬,有些可能名副其实,有些可能已经髀肉横生。
谈起武侠,又想起《天龙八部》里又幸运又不幸的虚竹,看他的名字就觉得这家伙不是个耀武扬威,目无尊长的,所以哪怕他的长相让无崖子不是很满意,但是人品却杠杠地胜过了丁春秋。丁春秋虽然武力值也不低,但是看他那招风惹眼的出场和他那欺师灭祖的行径就知道这家伙肯定不是一流人物。“谦受益,满招损。”所以虚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和尚,最后混成了天龙三大男主之一,也并非没有道理。
古龙的《大人物》中,田思思也曾仰慕过大英雄秦歌。据说秦歌红了之后,红丝巾也成了他的象征,引领了那个时代少男们的时尚潮流。可是田思思却在赌坊后街见到过落魄没有带着红丝巾的秦歌像一条丧家犬一样躺在地上。少女时代总是难免崇拜英雄,然而千回百转之后,田思思最后还是跟了“矮矮胖胖,其貌不扬,头大如牛,像个猪八戒”的杨凡。因为他看起来简单平凡,却能以自己的智慧与沉着冷静击败诡计多端的柳风骨,让那么多朋友敬重他,信任他。原文中说:
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是平凡的,他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事要干。只不过有些人尊重别人,所以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人只要干了自己真正要干的事,只要能无悔,当不当大人物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喜欢与人攀比学问,或者是求表扬或者只是炫耀自己的才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还是如此,那只能说明性格其偏激有缺陷。也,并不是为了伟大去谦卑,而是因为敬重,心有畏惧,因而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天下之大,固然自身是有才华的,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人之专于一事,总有其他什么无法顾及,在自己薄弱的地方,总需要向人求教求人指点。从利己角度看,越是谦卑,反而学到的东西就越多,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