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建党100周年,全国上下都在为此庆贺着,我们学校也不例外,这个夏天学校举行了一次关于“学百年党史,弘扬革命精神谱系”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加入了一项为期七天的弘扬红色精神的活动,希望能借此成果为祖国献上一份贺礼。我们来到了芜湖市烈士陵园、王稼祥纪念馆以及赭山公园的戴安澜将军墓,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些优秀革命烈士们的一生和他们的伟大贡献,也由此深受启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们的活动也随之结束,但我的记忆犹如刚刚喷现的泉水,一开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第一天我们迎着东升的太阳伴着阳光,带着满怀的期待与憧憬踏上了拜访英雄的路。
首先我们拜访了芜湖市的烈士陵园,那高高的纪念碑是巍峨的,是肃穆的,在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感,随着风吹过我的脸颊,我的思绪也飘向了远方,仿佛我就站在他们面前,与他们面对面,他们眼中充满信念,是那么坚定不移,不惧生死,还有他们的身躯是那样英姿挺拔,不论春夏秋冬,不管多少人过往,他们都始终在这里,看着我们这些后辈们。我看着这些碑上刻着的名字,有的跟我是一样的年纪,十七八岁,甚至更小,我陷入了沉思,同时也为自己感到羞愧,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有孩子般的童真的笑容,却在最美的年纪将生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我党的资源和装备远不如那些洋枪洋炮,可就是靠着信仰我们走了下来,无怨无悔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的人生是那么短暂,但却是那么的耀眼,在我心中他们是最美好的人!他们长眠于这块土地上,我总觉得来到烈士陵园是那么的安心,总好像有人在默默的保护你。我明白了英雄的鲜血不是白流的,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不可丢弃的遗产。
告别了芜湖烈士陵园,我们来到了王稼祥纪念馆,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先生。1934年1月王稼祥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10月参加长征,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王稼祥拥护毛泽东代表的正确路线,再次成为政治局委员,毛泽东主席称多次说过,王稼祥在党的历史上是有功劳的,他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儒雅的学者更是一个十分坚毅的人。1933年王稼祥遇空袭被砸穿了肠子,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经历了八小时的手术,同年秋,他带伤参加长征过雪山草地时,王稼祥肠子流脓甚至爬出蛔虫,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解放后他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是党的“智囊”,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通过这次的学习,深入了解了王稼祥同志的一生,增强了我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秉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坚定永远跟党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时代先锋。
最后我们在赭山公园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戴安澜烈士墓,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的丰功伟绩。戴安澜将军,号海鸥,1942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1942年3月奉命入缅作战,后不幸为流弹中伤,然而戴安澜将军仍然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但由于当时缅甸已经进入雨季,连日作战,衣屡泥血斑斑,医药不全,伤势恶化严重,不幸于5月26日下午与世长辞,时年38岁。戴安澜将军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惜牺牲,气吞山河,令后人敬仰。将军深陷缅甸时,给家中夫人写过一封家书,其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已报国家养育!为各国战死,事极光荣。”1942年7月17日下午2时,戴安澜将军灵柩抵达昆明经过市区时数十万民众夹道垂泪目送这位远征缅甸,保卫了云南大后方的爱国将领,1948年5月3日,将军荣归故里,被安葬在芜湖市赭山公园内。戴将军的墓碑简单肃穆,正如他的一生没有喧哗,一心只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下,埋葬着我们永远的英雄。
为期七天的红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很快地过去了。缅怀过去,追溯未来,在这时间的隧道里,我们深深为之惊叹;革命英雄宁死不屈的决心,我们深深为之感动,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只为解放,我们深深为之自豪。透过历史的年轮,我们不仅了解到历史故事,更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精神。直到今日,我们也不应该忘怀革命先烈的精神,要为建设祖国未来而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应该真正把爱国之意变成爱国之行,我们要感谢革命先烈,并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报效家国。
撰稿人:汝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