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了,很多人一回过头去看,感觉自己上了个假大学。
因为并不是四年在同一个大学学习,可以从一无所知的菜鸟打怪升级收获累累。转本生仿佛借宿一样,生活只剩下学习二字,而学习也是个极其空泛的词语, 没有任何的磨练和成长的机会。
可能毕业了,你还是当初过来时候的心智,没有多少心路历程。收获的除了毕业证书,就是那二两肥肉了吧。
“可是我并没有荒诞度日啊,按时完成作业任务,整日泡图书馆,自习室,无时无刻我都感觉到自己强烈的求生欲。”
努力的人很多,颓废的也不少。
即使是名校毕业的,不少人也是领着普通薪资,没有得到理想的工作。
没有方向啊?我做什么才有意义呢?这个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大一时我就特别希望有个前辈能交流学习一下。可惜没有遇到。我就自己看书,读得非常杂。
前几天突然看到一个段子:人生在世,你只要知道两件事:一,这世上绝对存在不需要读书也很聪明,不需要努力也过得很好;甚至不需要钱就能快乐的人。二,那个人绝对不是你。
那个人绝对不是你啊!
扎心了,老铁。
希望我的一些浅薄的感悟可以给你启发。
孤独篇
别让你的心太冷,也别被温柔富贵沉溺
大学就是一个人的战争。赢了自己,才算凯旋而归。
刚开始入学,撒网似的交友。记得入学前几天,群里就有姑娘加了我的微信号。当时觉得她很热情主动,也理解新生的不安和孤单,就宽慰了她几句。
后来发现她聊了全班同学,最后当然也发现了几个好友。而我们后来没有成为朋友。
彼此性情爱好不同,再加上我是一个话不多的人,我们毕业了也只是说过一次话,就是开学前的那次聊天。
后来发现,班级同学的关系网也只仅限于宿舍以及舍友的朋友。并不像以前的班级分几个小团体,整天呼朋引伴,什么都黏在一起。
路上同学结伴而行的至多三人。一下课,所有人都消失了,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事情,如果不是刻意约定,相遇的几率几乎为零。
有时也尝试着结交一些朋友,结果发现彼此磁场排斥,只是表面礼貌性的寒暄。
甚至,你非常可能遇见脾性不合的室友,整个宿舍都会很尴尬。你为了彼此不碰面,独自待在图书馆,直到晚上才能回去。
一个人去食堂,会打上饭找没人注意的角落吃;一个人走在路上,总是低头盯着手机看文章聊天。
刚开始觉得心累,自己怎么这样孤独可怜,甚至怀疑自我。慢慢发现其实一个人真的很好,自由,没有约束。独处的时光更加速人的成长。静下心来思考,心境也更加开阔。
刘同说我的孤独虽败犹荣。我一直不理解,觉得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人生是快乐而美好的,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人呢?大概他是孤僻的人,患有交际障碍。
现在才明白,并非自己排斥人群,不与他人来往,而是不要为了合群而合群,不要害怕孤单就随波逐流。
没有遇见志同道合的人,就先自己努力,毕业了你就会发现曾经的时间换回了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你现在问我,在大学里合群好还是不合群好,我想说还是孤独点好啊。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冒发一股莫名的干劲,做一些事情才是真正的务实。
你会发现,毕业后你才是真正的孤独。现在算什么啊。所以提前培养一下孤独能力挺好,不至于离别时手足无措。
最近看《拜托了冰箱》马天宇那一期,才知道他是个喜欢独处的人,从17岁开始就自己一个人住。平时也一个人全世界旅游。唯一觉得自己很可怜的时候是一次生病,还要自己去买药。
看过一篇文章说过: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我们想要的还是这种关系:在需要的时候,他能真正陪在你身边。在你脆弱的时候,能真正帮你一把,拉你一把。在危急的时候,你知道她会毫不犹豫站在你这边,帮你陪着你。
年轻的时候,谁都能玩到一块,因为无忧无虑。慢慢长大,认识的人越多,反而交心的却越少。人生找到几个这样的人已经很幸运,不必要求很多啦。
迷茫篇
我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
感觉进入大学,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自由,然而这种经济没有独立的自由还是会时不时禁锢你。除此之外,脑子时不时冒出一些碎片似的感慨,有时还挺迷茫的。
每天的日子怎么样过都行,没有什么对错,只有利于弊。更多时候,我喜欢怎样就怎样。
有个人问梁文道:“您好,梁文道先生,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您可以跟我们讲一下您大学期间的事吗?”
梁先生答:快活,整个学期上过一堂课。
非常潇洒自在了。然而实际上,我们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快马加鞭的节奏过日子。我们想如此,也不敢啊。当然,我也遇见很多玩乐的学生,结果只是挂科,或者没有什么成就。
我经常在想,如果大学能有个指导手册该多好啊。可不可以把我们的生活规划一下,类似于课程表那样简洁明了的呢。
给些实用的建议,资料。而学校发的入学指南全是统一标准的官方介绍,开学拿到手翻两下,就没作用了。
有幸认识优秀的学长学姐还好,没有机会的,生活全是自己摸索,很可能四年都是在走弯路。呆了四年图书馆,没有挂科,可以毕业了。玩了四年游戏,也毕业了。
没有人指导你应该做什么,也没有人事先告诉你之后会怎样。也许你整天翘课在宿舍,也许你心有不甘,每天呆在图书馆或者教室,桌上堆了各种课本英语考级资料等等,然后玩起了手机或者趴下睡觉。
你也想有所成就,可是没有方向。每天刷着各种微信公众号,阅读励志文章,觉得感同深受,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像发现了指路明灯。
一低头,路还是要自己走。
毕竟不是同一条路。其实也没必要迷茫,能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英语考级,考研,留学深造或者赚钱公司实习等。你想好了自己的大方向,就深入骨髓地埋入。想永远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大学的主动权永远都在你自己手上,不要被动地上课下课,而是寻找自己可以发展的兴趣特长。真的,以后的工作也许与你学校学习的知识没有多大牵连。但大学的时光是自我培养的绝佳时机。
我看过无数的青年作者都是在大学期间完成了作品出版。实现了财务自由和梦想。而我是大四才开始醒悟这个道理的,才发觉落后的两三年真的非常可惜。明明只是两三年,却可以发生质的变化。这几年真的很重要啊!
失望篇
做个活到剧终的配角
记得朋友和我说过一件事。她在校园里走着,听到两个学妹埋怨,当初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那就不会到这个该死的垃圾学校了。
后半句我不能否认。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悲剧总是年年相似。食堂宿舍操场周边游乐场所有的一切,学校都是最基层的。有人打趣道要蹲四年监狱了。
不够好的学校,真的连食堂的饭菜都品种稀少。更别说每天需要争抢座位的图书馆。
从小就向往的大学,是让人一涉足就很想拼命学习汲取养分的地方,没能成为它的学生很遗憾。
可是抱怨终归于事无补。二十多岁,”凭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做出决定且承担后果”。是学会承担的时候。
我们拼命想成为主角,可是也可能一辈子都很平庸。
陈道明似乎也一下想通了:“我在想,人在各种职业当中,要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尽管我跑了七年的龙套,但是我非常感谢天津人艺对我的培养,以及老师同学们,在七年多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不要觉得人生就此低沉了,生活真的需要一段蛰伏期,把心放低,认真踏实地琢磨怎样使自己变得更好。
毕竟你好,才是真的好。
改变篇
任何时候改变自己都不算晚
其实一个人会做出改变,第一驱动力,不是野心,而是恐惧。无论是面貌,身材,性格,关系还是其他。
以前的你,会把想说的话一股脑全倒出来,把自己置于一个透明的玻璃屋里,好像每个人都能看见你脸上的不愉快,看见你身上散播出的负能量,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知道你在想什么,你知道你什么事情都习惯性的写在脸上,挂在嘴上。
我太胖了,我想瘦下来。我想留个长发,做个漂亮的女孩子。我想换个发色,变得洋气点。我,我想换个女朋友。
大学里有无数的时光供你改变重塑,变化没什么不好,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
我希望镜子里的那张脸不像别人,它得体,有尊严,被我自己修改和喜欢。——李蕾
感谢每一个关注的人!
我们一起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