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马结束,把所有跑步装备打包快递回家,就直接奔车站,去往乌镇。
经朋友介绍,提前预约了东栅的一家客栈。当我走出乌镇汽车站时,老板已经在出站口等我了。
办好入住手续,得知我跑完杭马还没有吃饭时,另一位老板很快准备好了两个菜,一荤一素,既家常又拿手。还主动提出因为我是一个人,菜都给作成小份,价格从优。旁边有红茶和菊花茶各一壶,老板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一边递给我一个杯子,让我选自己喜欢的喝。在外就餐从未有过的待遇。
尽管我一贯对美食无感,但可以确定,这是我在乌镇吃的最舒服的一顿饭。
茶饭已必,倦意袭来,此时不过晚上八点左右。但我倒在床上,是任惊雷滚滚也无法打扰到我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前一天的那个全马好像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推开窗户,对面黑魆魆的屋瓦触手可及。深深吸一口小镇清新的微凉气息。然后转身刷牙,随便抹了把脸,拿上手机零钱,打开咯吱作响的客栈木门,走进乌镇的清晨。
天色微明,还记得昨晚来时经过的那个石桥。跨过石桥,沿着东市河走进东栅深处。
不出所料,水乡的清晨湿漉漉的,河水悠然恬静,古旧的石板路、石板桥泛着水色,似乎在提醒早起的人们,放缓脚步,不然也许会脚底一滑。
转入一个长廊,两三户人家已经摆开了早餐的桌椅。再往前,一座石桥,似曾相识。黄磊的《似水年华》,东栅即是主要拍摄地,这座石桥曾经是二傻经常“盘踞”的场所。
此时的水边街道上,空无一人,寂静无声,突然间有鸟鸣传来。我索性坐在一个亭子的木长椅上,肆意听着……白墙黑瓦之间,一片茂林修竹,间杂小路,鸟鸣应发自其中,只是不见精灵的倩影。
再往前已到东栅尽头,一个更长的长廊,左边是依水长椅,右边墙上则镶嵌一个个窗棂,窗口由瓦片拼成各种图案,每个窗口又透出墙外的树影斑驳,且绝无重复之景。一个一个走过,似乎在欣赏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图画。
一路走来,目光所见东市河上各色石桥,但尽头这一座是早已在我心里停驻已久了。在《似水年华》里,文和英,文和默默,都多次走过这座桥。曾记得文对英说,这叫双桥。桥被一道虚实相间的墙居中隔开,两边的人恰好可以通过窗棂望见对方的目光。一个人的话,则可以来回走不同的路。
我站在桥的中央,看着另一面,期待着也许那里会出现一个人……正想着,还真有人出现了。此时已有游客从河的另一边到达此地了。
我过了桥,到达河的对岸。这边是一条长长的小巷,石板路,木阁楼,弯曲蔓延,看不到尽头。不时的拐角处,或者有台阶深入水中,或者有石桥衔接两岸。已有早起的居民开始在河里洗濯。我依旧慢慢晃悠着,小巷里很寂静,鲜有人出没。
当走到这个巷子里唯一一家早点铺子时,我停住了脚步。屋内,一名50多岁的男人(这里的确少有年轻人)正在吃早餐,呼噜呼噜的喝粥声音清晰响亮。见我立在门口,便赶快放下没吃完的早饭,出来招呼我。于是,我又吃到了这次整个行程当中最舒服的一顿早餐。白粥想来一定是熬了许久,大米粒粒膨胀爆裂,浓稠清香。配着一碟家常自制的小菜,一个还冒着热气的茶鸡蛋,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望之平淡无奇,入口却极度安抚味蕾,咽下则更是妥帖舒畅。
待我一边称赞一边回味同时准备支付这一切美好时,老板说,因为我是他今天的第一位客人,一定要在本就不多的饭费中再给我一个大大的优惠。联想前一天的晚餐,此时的早餐,真是倍感东栅居民的朴实与热情。这种感觉和接下来在西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待我吃完早饭,已把东栅基本走了一遍。趁着清晨氤氲的水气还未散去,我回到住处,准备接下来一天的行程。待我再次走到河边时,温暖明亮的阳光已经照在巷口,照在导游挥舞着的小旗子上,照在纷至杂沓的游客身上。两边的商铺已经开门营业,吆喝声和导游讲解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乌镇(东栅)了。逆着人流,我走向出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