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孩子的状况比较多,也引发了我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深的思考。
过去连续的两周里,当儿子不好好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师告状等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后,我承认,我要爆炸了。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写作业从来不用父母管?为什么老师在学校不能管孩子,要给家长打电话来管教?到底怎么了?
看了大师河合隼雄的《什么是最好的父母》,再加上自己最近的很多思考,似乎坚定起来。
首先,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问题”那么多?
物质丰富了、生活便利了,孩子们的课外班增加了。然而,父母却忘记用心了。过去,用心生活不用刻意着想。记得我小时候特别想吃羊肉串,又舍不得张口向爸爸妈妈要钱,妈妈自然也是知道的。等了好些日子,妈妈买了签子,在家串了几串羊肉,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工具烤的。清晰的记得那一幕,我一边吃一边说,自己家做的太卫生了,肉太新鲜了。我没说味道,是因为缺调料,味道确实一般。但我明白那是妈妈的心意。现在,对比轩轩的物质生活,似乎只要他能爱吃,做父母的我们就没有不买的。轩轩从小吃饭就挑食,这些天,我每晚只做一道菜,这道菜有时候是他爱吃的,有时是很一般的。结果发现轩轩竟然胃口好起来了,一道菜让他没有选择,只能慢慢适应。
关于学习,为什么每天孩子都需要妈妈辅导功课?
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小学大部分是可以辅导的,据说中学以后看不懂反而会舒服些。我也看到,轩轩经常说,妈妈我有几道题不会,或者是有一些题不会。当我陪着他读那些不会的题时,有大部分他自己就能完成了。是什么让孩子有如此的依赖性?最有感触的还有读英语,之前一直没有报课外班,进入三年级后的课外英语明显难度提升很多,轩轩很多单词不会读,读课文时也是磕磕绊绊的。每到这时候就忍不住一肚子火,一遍一遍的教,最后的结果是孩子越发的没自信。想想我小时候读英语,爸爸妈妈说最喜欢听我读了,虽然他们一句也听不懂,那时的我是多么的自豪。而现在,我是怎么对待儿子的,我一遍遍的告诉他,妈妈会读。在孩子的心里,妈妈总是比我厉害的。这是我要的吗?
我问自己,我希望孩子是什么样的?我要做怎样的父母?
放下比较,放下自己心中的期待和焦虑。这一周,轩轩读英语时,我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我不要做“抖音”里在孩子学习时举起拖鞋的家长,换做是我坐在那里学习,后背有人盯着也会不舒服。我不要每次都盯着错题和分数。
放下不放心,给孩子真正的独立和自信。这周末的数学卷子,我没有帮轩轩检查。结果今天放学特别开心的说,妈妈,周末的卷子我考了90分。这是我第一次不用妈妈帮助的。那一刻,孩子多开心啊。
还有昨天陪儿子去做围棋测评,我发现他做错了试题我一点不生气,因为我一点也看不懂啊。回想这两年的围棋,我做的只是送去课外班,回来是否练习也从不问。反而围棋是孩子目前表现出最棒的一项爱好。
现在,我能做的是辅助孩子,这让我想起“教练”对伙伴的帮助,也是同样的道理。我要帮助孩子梳理他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我来主导。给孩子时间,也相信他的内在有巨大的潜力。
如大师所说,重视孩子的“个性”,也充分发挥父母的“个性”,并与孩子的“个性”碰撞。远离“标准”妈妈,做个有个性的妈妈。似乎这一刻,我才刚刚开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