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冒着害怕走出了这一步,也是很久未尝试的通过文字将我的内心完全开放给我的世界,给我身边的熟人。
小时候,一个人写过一些文章。但都造诣不高,也未能获得家人或者朋友的赏识,倒是有几次童年的作文记忆让我至今难忘。满怀欣喜地拿着稚嫩的作文稿,投向吉林街小学的打印店。投稿这个举动,到底对于现在的时代,有多么遥远,只能在怀旧感里慢慢找寻了。
说回这部片电影,实在是让我的孤独与另一个世界的孤独相通,在电影里我得到了现实世界得不到的认同感与喜悦感。相信这也是电影为什么如此受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青睐的原因。不止于时代,不止于国家,不止于心灵的距离,文学的魅力大概就是将人们的心灵联系在同一个世界。而我的世界,我的孤独,也只能通过文学找到慰藉。因此,不得已通过它来打开我自己,不感到那股无法抗拒的孤独。
说回影片,主人翁是约翰•纳什(when I’m writing,my body was shake,I’m trying to control but I can’t.I think that’s the same with him.He cannot control his spirit mind emerging three features imaged by him.They are beautiful just like the marble mathematician. )一名传奇的数学家。
生平简历大家可以通过百度,或者相关传记电影《美丽心灵》了解一下。(I was addicted to watch the legendary anecdotes,which can stonish me by the power of human mind.)
约翰•纳什先生是数学家,对于我们英专生而言数学可能是我们无法超越的一个领域。我也如此,虽然高中数学败在它的脚下,复读一年也曾成魔一样的执着于计算的精准度,最后的失败,让我彻底放弃了这门学科。并非因为不理解,数学的原理,而是计算的过程,精准的如此美妙,对于那种美,很可惜我只能通过文学意义上的感知去理解,难以触及其实景,可以通过想象来弥补。或许这成了我最终进入,文学的世界的一个转折点。数学领域因为计算的精准无法掌握之后,我一头是扎进了中国文学的世界,由古文至现代散文,说明文,到最后小说,和较难的杂文都开始自己研读。无法理解这种与生俱来的求知感,但是十分感谢,并且为之痴迷。或许,我和纳什先生有着相似之处的偏执,对文字的情感难以控制,如同他对数学的痴迷一般。但为何害怕,是因为我看到了他的故事,导致的不幸,让我连忙写了此文。
主人公的特点是智商超群,说话容易得罪人。其实还好啦,我也没觉得纳什先生能冠以“智商超群”这么夸大的名号,但却是让观影的影迷们,尤其是对数学怀有感情的人,甚至是曾经被数学抛弃的我们,领略到数学的精妙之所在。如果需要提及,对于这门学科它教会我的,可能是放弃。我是一个常常,把放弃挂在嘴边的人,但心里很难真正释怀。心口不一的特点,也并非只被赋予多愁善感的女人。我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染上这样的心理特征。影片将纳什的不同寻常之处,是通过男性女性的吸引表现出来的,似乎在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也难以逃脱性别的魔掌,这也应证了部分代表最后都是以同性恋结束一生的,还好本作品的纳什不是如此。他是再正常的不过的男性,甚至通过对他不谙世事的语言描写,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以异性之间无以言表之事(我们中国尤为明显吧),脱口而出,展现了作为数学家的他的独特与直率。我倒也是与他相似,生活里直率到有时候难以与人相处。害怕被冠以孤僻和异于常人的名号,无奈被迫收敛,隐藏想法,我打算今后都用作文,暗藏在字里行间,表述出来,这可能是我最后的自尊与幽默了。
影片前半段讲纳什对数学的痴迷,可能只有数学专业的他们才能懂,但真不知我会哪来的想象力理解那些理论。或许是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奥妙之所在吧,将现实的世界,真实的数据,以抽象数字加以归纳总结得来的定律,那一条不是象征着绝对的真理呢?而真理的推翻,又是要多大的偏执与诚爱才有勇气于世俗对抗。直到剧情步入悬疑于紧张的国家危机,纳什先生的出名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最成就数学家,名誉与权威铺天盖地在了他的世界,因为执着走向数学的神坛,却也因执着进入精神世界的幻象。一人观影的我,或者任何一名观众,相信都会无法辨清他的世界于现实世界的真假虚实,影片很详尽的描绘出了其情景,我的语言能力若是能达到将整篇电影的精髓写出,我想我也该出名了。
说到底名声这个东西,是我对该电影的侧向理解。作品也描述的很隐晦,纳什先生因为可怕的对数学的执着,大概是产生了强迫症。但丝毫不像是有该疾病的模样,所以他所患的倒也不是强迫症,是真正的精神疾病幻想症。三个幻想出来的角色,国家政局掌权人,大学挚友和其侄女,充斥在影片的后半段。如果对于精神疾病缺乏了解的朋友,可能会无法理解,我之所以害怕,也正是因为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知道了一些别人不该知道的东西。。我的小姑碰巧是位精神病患者(如果对我有了解的同学,可能要感到恐惧了。。),要知道我略微还会比你们更怕一些,因为是发生在我的家庭。小姑和她的丈夫离了婚,在我老家过着贫苦的日子,但每年逢年过节,我爸爸会邀她来吃年饭,她也对我疼爱有加,红包与话语的关心,从来未比父母之情浅到哪里去。她的病情是得到控制的,我能感受到她那个时代的局限性,给她带来的苦难,而我的家庭碰巧就是在她身边,我呢,则实属幸运,出生在了我父亲的家庭,过着较宽裕的日子,但是也经历着这个人间丝毫不会怜悯的磨难。数十年的读书之苦,家庭无人关心与鼓励的冷淡,其实可能每一个人都在经历,只不过当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便尤为敏感罢了。
电影的结局则是一般观众能够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感,爱与纯净。纯净的知识追求,让纳什先生陷入了精神幻想,通过妻子对他的爱,走向真实的世界而屏蔽幻想,克服它们的存在。影片结尾,也将此种精神上的难以摆脱,同理化到每一个人的记忆世界中,都有那么一些无法忘怀的独家记忆。自我封锁,可能会陷入地精神痛苦,如同纳什一般,害怕的我写下了这篇观后感,语言还是并没有一位真正作家的成熟与深度,只希望能够通过写作来作为自己心灵的窗口,解除恐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