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因为身体原因去医院抽血。在等报告的间隙,我坐在一对母女的旁边。小女孩大概只有六岁左右,她抽完血,一直在哭泣,小手按着那个伤口,一劲儿往妈妈的身边蹭着。她先是轻声地哭着:“妈妈,我疼,我疼。”她的母亲,刷着手机,不理她。她哭得更大声了,泪水蓄满了眼眶:“妈妈,我好疼,好疼。”她的母亲说道:“哭什么哭,不就扎了一针吗,不疼的。”小女孩听了母亲的话,眼泪更多了,索性扑在她妈妈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她的母亲把她推开,然后告诉她:“一点点痛,你就哭个没完没了的,真没出息。”
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提醒那位妈妈,我说;“孩子,现在情绪不好,她还太小了,抽血这件事儿在她心里的恐惧更甚于疼痛,你抱着她轻声安慰一下吧。”她没有理我,从等候室走了出去,孩子一边哭一边拽着妈妈的衣角。
在临床上有两种父母,一种是情感疏离型的父母,一种是情感教导型的父母。前一种父母压抑孩子的情绪。后一种父母疏导孩子的情绪,建立情感智慧。
情感疏离型的的父母是情感智慧比较低的。或许他们从小得到的情感滋养也很少,所以没办法给予孩子更多。下班回家,我总会带着孩子在楼下玩耍。他们和邻居的孩子总会玩到一起。孩子们有时候会钻进旁边的树林子。一次,他们在一堆枯叶中看见了一只死掉的蝴蝶。有一个孩子大叫着喊妈妈:“蝴蝶死了,蝴蝶死了。”她的母亲窜进林子,然后说道:“死了有什么好怕的,胆子这么小。”那个孩子默不作声,从蝴蝶的尸体上冷漠地跨了过去。
但是如果作为情感教导型的父母,就会利用这样一个时机,对孩子进行情感的安抚和疏导。“蝴蝶死了,你是不是感到很难过?”然后和孩子一起蹲在地上,观察蝴蝶的样子,让孩子有一个缓慢接受的过程。“小时候,妈妈养过几条小金鱼,后来它们死了,我感到很伤心,我想你现在的心情和我也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孩子的哭闹情绪,会感到没来由的烦躁。其实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孩子那个时候正沉浸在情绪里面。在我还没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之前,我对自己的孩子的情绪时常感到手足无措,但当我静下来认真地阅读书中的案例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记录了其中一组案例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的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
孩子:不,我累了。
妈妈:小小年纪,累什么,又在胡说八道。
孩子: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很冷,快穿上毛衣
孩子:我不穿毛衣,这儿很热。
这组案例里面,这位母亲一直在忽略孩子的感受,只是把自己的判断说给孩子听。这样的日常对话,也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孩子越大,有时候我们觉得他们越不听话,而事实上是我们大人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情感角度做出应答。而孩子如果时常处在这种情绪压抑里面,天长日久他就关闭了和你交流的那扇门,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做出应有的情绪反应。
记得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幼儿讲座,在讲座上心理学讲师分享了一个处理孩子情绪的反应模式: “承认+为什么+怎么办”。她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她去参加一位朋友的家庭聚餐,在晚餐的间隙,朋友的孩子无意中打破了一个碗,然后哭起来,朋友的老公见了非常生气:“哭,你为什么老是喜欢哭?”那个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为了化解尴尬的气氛,她走上前,把孩子搂在怀里:“宝贝,碗打破了,你很伤心对不不对?”孩子望着她,点点头。然后她又问她:“刚刚怎么会这样呢,你能说一说吗?”孩子一边复述事情的经过,一边安静下来。最后她提议道:“那么,我们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那个孩子,从厨房拿来了扫帚和簸箕,把摔坏的碗扫到里边去。
这位老师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时,就用了简单的三个步骤,但却收到了很好地效果,一方面安抚了孩子的情绪,另一方面又让孩子明白该怎样对待自己偶尔所犯的错误。
其实,我们这些已经成为孩子父母的大人,很多时候都还没有长大,带着原生家庭深重的烙印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往往会把父母对我们的方式用在孩子身上。
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会让我们想起小时候某一个时刻的自己,你希望那样痛苦难捱的时刻不再重现,但就是在当下,在你面对孩子的那一刻让所有的往事重现。
不管我们走了多少路,读了多少书,但父母和我们相处的模式会影响我们与子女相处的模式。孩子对于我们是一次重新成长的机会,在扮演父亲或者母亲的角色里,我们第一次也许是唯一一次揭开伤痛、抚慰童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