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纪念我已在天堂的妈妈

文:  沐儿

15年前的母亲节前夕,我们家的世界轰然倒塌。母亲在经历了两次大手术之后,最终被恶性卵巢囊肿残忍地夺去了生命。

每年的母亲节,看到朋友们暖暖的写给母亲的文字,我只能默默放下手机,泪水涟涟。我从未给我的母亲写过一篇完整的文章,开过无数次头,却总没有结尾。因为每次打开屏幕,还没敲击几行,泪水就迷糊了双眼,喉咙梗塞,无法再写下去。


                                      (一)

三毛说: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被锁一辈子。

我的母亲也是这样,终日为家操劳不止。她爱我们姐妹,胜过她的生命。她对父亲,可谓是举案齐眉,她敬他、让他、也深爱他。

想起母亲,我脑海里总是出现这样的镜头:樱花纷落的时节,母亲拉着七八岁的我的手,穿行在樱花林里。她看着花瓣落在我的脸上身上,开心地笑,说我像她的小仙女。

初一的时候,我去了寄宿学校。有天晚上我们都睡下了,听到有人敲门,母亲唤着我的名字,说她那天晚上忽然心神不定,怕我出了什么事,就想趁晚自习时间赶过来看看,结果迟了点。见我一切都好,她又在夜色中返回家去。后来她告诉我,从出生就每天在她眼皮底下晃,突然看不到我,非常不习惯。我住校的最初几周,她都没有睡好。

我学自行车的时候,门前的空地上都是车辙,而车辙的旁边,是母亲细密的脚印。我说不用扶,她偏偏不放心,跟在自行车后面跑。直到我越骑越快,她再也跟不上我的速度,才只好停在树荫下,一边拿手帕擦汗,一边紧张地喊着让我慢一点。

小时候家里经济困难,买不起漂亮衣服。母亲手巧,就自己买了便宜的开司米,照着借来的图案书,一针一针、或钩或织,给我们姐妹织出色彩斑斓、图案精巧的毛衣来。我们穿着母亲织的毛衣去上学,总会引起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记忆中,每一个节日,母亲都会给我们做相应的食物。元宵节包芝麻汤圆、三月三吃艾叶饼、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做糍粑。母亲还会做油条、麻花,过年的时候,她总会做出十来样小吃来。她总说,过节就要有过节的气氛。跟她同龄的女子,好多传统的吃食已经不会做了,因为买来似乎更方便,但母亲一直坚持自己做。

那个时候,我只觉得母亲迂腐:买多省事,非要站在灶台前整整一个晚上。一直到她去世以后,每每吃起买来的粽子、汤圆,我就觉得寡淡无味。我这才知道,我想念的,是妈妈的味道。母亲想给我们营造的,是家的味道。

母亲是家庭主妇,她从来不会给我们讲大道理。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姐妹从她身上,学会了勤劳、善良和大度。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我们姐妹都能坦然地面对、对生活充满热情。


                                       (二)

母亲短暂的一生,是软弱而坚强的一生。

母亲恪尽职守,在她的心里,为人妻为人母,就应该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有一次,她腰疼,疼到起不来床。我明明看见她一个人在床上流泪,但是到了饭点,她又挣扎着起床,给我们做饭。那时候我才六七岁,那是我第一次在心里怨恨父亲。可是母亲说,你爸他都没摸过锅铲,哪会炒菜啊。

母亲像一只弱小的鸭妈妈,想把我们都护在她的翅膀下。风摇曳,雨倾盆,她希望给我们一个温暖安宁的家。父亲脾气暴躁,母亲总是尽力避免跟他发生冲突,她说,怕给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长大以后,我才懂得,母亲独自咽下了多少泪水,只为保护我们姐妹、不让我们受到丁点伤害。

母亲是软弱的,但是,当大难临头的时候,她却镇定而坚强。

1996年,母亲检查出卵巢囊肿,入院开刀。手术开始之前,父亲吓得嘴唇发白,不停地在医院走廊来回踱步。母亲安慰他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吉人自有天相。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3年后,病情复发。母亲又一次走上手术台。术后做肿瘤切片,医生告诉我们,肿瘤是恶性的,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建议母亲回家休养。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药物维持,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家里一片阴霾,父亲一夜间白了头发。唯有母亲,倒很坦然。她说,都是命。既然命中注定,她除了努力抗争,别无他法。她一边坚持吃药,希望能起死回生,一边安排后事,把她能想到的,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最后的几个月,是我最不愿意回忆的。母亲每天忍着剧痛,昼夜难眠。但她还安慰我们,说她可以挺过去,让我们不要为她担心。

她临终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没看到你们姐妹结婚成家,我这眼睛怎么能合得上啊。”母亲最后真的是睁着眼睛离开人世的,我颤抖着手,小心地替她合上眼睑。我的心撕裂般的痛,想大哭一场,却哭不出来。我只好不断说服自己,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死是一种解脱。

                                        (三)

每一年的母亲节,我都在逃避。我不去谈论与母亲有关的话题,有人问起,我也巧妙地岔开。我不想说出“我妈不在了”这5个字,似乎这样,母亲就还活着。我的文章里,很少讲到父母,因为我怕去想起,怕那种揪心的痛。

每次出去旅游的时候,我都在想,要是母亲在,我带她坐一次飞机,多好。每次留影的时候,我都在想,要是母亲在,我要教她学会微信,走到哪里,我就拍一张照片发给她。她一定会骄傲地跟邻居说:看我那个当初满脸鼻涕的小丫头,如今已经走过了20多个国家……

如果母亲还在,我要给她买个小房子,种上她喜欢的月季花。我要开车带她去她想要去的地方,带她尝所有她没有吃过的东西。我要带她看太平洋的日落、大西洋的晚霞。我不会让她给我照顾孩子,我要她安度晚年。

可是我的母亲,她已经长眠在老家屋后的山坡上了。我恨病魔,它残忍地折磨我的母亲,又夺去了她还年轻的生命;我爱我的母亲,我为是她的孩子而骄傲。

这个母亲节,我终于鼓足勇气,写了这篇献给母亲的文章。是纪念,也是内心情感的宣泄。

这个母亲节,我买了一大束向日葵。我把向日葵放在阳台的木桌子上,遥望东方,默默在心里说:妈妈,母亲节快乐。你曾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